跳到主要內容

有性港大生 四成不每次避孕長青網文章

2013年12月0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2月02日 21:35
2013年12月02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基層醫護女性健康聯盟一項調查發現,受訪的逾千港大學生中,逾兩成過去半年有性行為,惟當中四成稱不會每次避孕。有性行為的學生中,逾兩成學生稱採用「體外射精」方式,以為可避孕。不過,有醫生表示,「體外射精」避孕失敗率可達22%,與沒有避孕無異。醫生更稱,曾有個案男方只在女方體外射精,性器官沒進入女方體內,卻已令女方懷孕。


22%有性行為 3%月10次或以上

聯盟委託港大民意研究計劃,於本年11月以網上問卷方式,調查港大逾1600名學生,問及他們對避孕方法的認知。調查發現,逾兩成受訪大學生在過去6個月內,平均每月發生1至10次或以上性行為,其中2.9%稱每月10次或以上;當中近四成人並非每次都會採用避孕措施。該四成人如避孕時,採用的方法最多是使用避孕套,佔約九成;其次就是「體外射精」,佔約兩成(見表)。


調查又發現,大學生對避孕方式有四大謬誤,如逾六成受訪者誤以為避孕套的功效較口服避孕藥高;近三成學生亦不知道原來「體外射精」的避孕效果遠低於口服避孕藥。香港基層醫護女性健康聯盟召集人、婦產科專科醫生李福謙認為,調查結果反映本港大學生避孕知識較貧乏,不少年輕人更抱着僥倖心態,認為女方不會懷孕而疏於避孕,大大提高了意外懷孕的可能。


體外射精避孕失敗率達22%

該聯盟專家委員、婦產科醫生張啟斌表示,他曾接觸一名要求進行中止懷孕手術的23歲女子,稱男方陰莖並無接觸到她的陰道,只在她的體外射精,不明白為何仍會懷孕。張為她檢查時,發現她的處女膜仍在,估計是由於體外射精時距離太近,導致女生意外懷孕。他認為,只要「體外射精」就不會懷孕的觀念是錯誤的。


張又引用另一個案,一名11歲、未曾有月經的女童,巧合地在第一次排卵期間意外懷孕,事件反映每次性行為都避孕的重要。


張表示,每逢臨近聖誕節及新年假期,中止懷孕手術的求助個案較平日多2至3倍,故建議男方進行性行為時應戴避孕套;女方應服食避孕藥,以減低意外懷孕的風險。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