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不斷加快,一份國際銀行業組織的報告指出,截至今年10月,人民幣已成為僅次於美元的第二大常用貨幣,在全球貿易金融中佔比達8.66%,超過歐元的6.64%(見表)。本港金融發展局成員及內地機遇小組召集人秦曉昨天表示,相信人民幣可在2020年之前實現資本項目可兌換,屆時全球會有多個人民幣離岸業務中心,香港仍是最重要的一個。
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昨天發表報告表示,人民幣在全球傳統貿易金融(信用證以及託收款項)的佔比已由2012年1月的1.89%上升至今年10月的8.66%,該比率僅次於美元,意味人民幣已成為全球第二大常用貨幣,去年排名第2的歐元則由7.87%下滑至6.64%,跌至第3。目前,使用人民幣作貿易金融的五大國家和地區分別為中國、香港、新加坡、德國和澳洲。
根據人行的統計數據,今年10月,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共計3853億元,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業務錄得403億元。SWIFT報告又指出,截至10月,人民幣在世界支付貨幣中排名第12,市佔率0.84%。
「15年後 港仍可佔離岸人幣一半」
金發局在《關於加快建設香港離岸人民幣中心的建議》中預期,若在15年內,人民幣國際化程度相等於美元的三分之一,那麼離岸人民幣存量需達到11萬億元,相信本港可持有其中50%,即本港人幣存量會在2028年達到6萬億元。
曾任招商集團董事長的秦曉(圖),昨天特別就報告接受媒體訪問,他認為,人民幣資本項目實現完全兌換將早於2020年,屆時,不會再有QFII、QDII等額度,人民幣匯率波幅也不存在上下限的管制,香港的地位將依然重要,「人民幣國際化是跟着實體經濟走的,會由香港輻射向四面八方,因此會出現若干點去覆蓋這些發展,香港不應該太過擔憂是否是唯一的中心,再過15年,香港仍然可以佔離岸人民幣市場一般份額」。目前,本港人幣存量在離岸總量中佔75%。
另外,繼工行(1398)在新加坡開設人民幣清算行之後,農行(1288)和渣打銀行日前表示,兩行將聯合在倫敦為金融機構及企業進行人民幣交易的清算服務,以支持中國企業的全球佈局。
明報記者 張聞文
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昨天發表報告表示,人民幣在全球傳統貿易金融(信用證以及託收款項)的佔比已由2012年1月的1.89%上升至今年10月的8.66%,該比率僅次於美元,意味人民幣已成為全球第二大常用貨幣,去年排名第2的歐元則由7.87%下滑至6.64%,跌至第3。目前,使用人民幣作貿易金融的五大國家和地區分別為中國、香港、新加坡、德國和澳洲。
根據人行的統計數據,今年10月,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共計3853億元,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業務錄得403億元。SWIFT報告又指出,截至10月,人民幣在世界支付貨幣中排名第12,市佔率0.84%。
「15年後 港仍可佔離岸人幣一半」
金發局在《關於加快建設香港離岸人民幣中心的建議》中預期,若在15年內,人民幣國際化程度相等於美元的三分之一,那麼離岸人民幣存量需達到11萬億元,相信本港可持有其中50%,即本港人幣存量會在2028年達到6萬億元。
曾任招商集團董事長的秦曉(圖),昨天特別就報告接受媒體訪問,他認為,人民幣資本項目實現完全兌換將早於2020年,屆時,不會再有QFII、QDII等額度,人民幣匯率波幅也不存在上下限的管制,香港的地位將依然重要,「人民幣國際化是跟着實體經濟走的,會由香港輻射向四面八方,因此會出現若干點去覆蓋這些發展,香港不應該太過擔憂是否是唯一的中心,再過15年,香港仍然可以佔離岸人民幣市場一般份額」。目前,本港人幣存量在離岸總量中佔75%。
另外,繼工行(1398)在新加坡開設人民幣清算行之後,農行(1288)和渣打銀行日前表示,兩行將聯合在倫敦為金融機構及企業進行人民幣交易的清算服務,以支持中國企業的全球佈局。
明報記者 張聞文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