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歐陽杞浚﹕巴士網絡重組太緩慢長青網文章

2013年12月0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2月05日 06:35
2013年12月05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就貴報於2013年11月30刊登「社評」,題為〈重組影響九巴業績須有數據才議票價〉,內文提出「九巴……今年上半年……業績大為改善,而且路線重組已經啟動,因此有理由相信九巴營運和業績會持續好轉」,並認為「只是今次九巴申請加價,看不到有意與市民分享重組成果,看到的是九巴有企圖獨吞重組的利益之嫌」。當中對本公司存在誤解,本人謹代表九巴來函澄清:


九巴於2013年第3季內成功開始落實北區路線重組,可惜只佔九巴整體網絡約5%至6%,而屯門區亦只有部分路線因屯門公路轉車站而有所調整。以九巴營運的17區而言,進展仍非常緩慢。當然,九巴相信路線重組會有必然的成效,但亦不能靠數月的小部分網絡優化的成績抵消持續成本上升的壓力。以現時的進度,九巴無法在短期內單靠路線重組應付持續成本上升的影響。


2012年與2013年相比,儘管路線重組已展開及初見成效,但數據顯示九巴網絡虧損路線的百分比並沒改善,仍維持在70%,說明路線重組的規模及所耗用的時間對九巴的營運狀况起着決定性的影響。


其實九巴的成本結構並不具彈性,只有透過路線重組來優化服務網絡,才能有效地開源節流。2013年上半年工資及燃油成本分別佔總營運成本的50%及21%,而且大部分營運成本均受外圍經濟環境影響而持續上升,所以上一次獲批准的加幅並不足以抵消九巴因工資增長、通脹、高企的油價等多方面增加的營運支出,繼去年錄得除稅後虧損港幣5150萬元,今年上半年亦錄得除稅後虧損港幣1950萬元。預期下半年因工資及通脹進一步上升,營運壓力將進一步擴大。


迫不得已下才提出加價申請

與此同時,九巴亦需要繼續投放資源更新車隊並改善設施。譬如九巴已訂購了總值超過5億港元、約200部歐盟第五代超低地台空調雙層巴士更新車隊,並將於2014年內付運到港。其他服務改善措施包括提升巴士轉車站的設施,提升前線人員設施,加強資訊及科技的應用等亦需要長期的投放。是次提出申請的調升幅度,旨在令九巴得以減低目前持續虧損的營運壓力,期望於2014年恢復財政健康穩定,賴以維持1.2萬名員工的生計及為每日約260萬人次乘客提供優質巴士服務。


我們必須指出,九巴十分樂意與市民分享路線重組成果,只是九巴必須於2014年與政府及地區共同努力,加速在多個地區同時開展區域性路線重組,大幅將資源調撥到有需求的路線上,以期扭轉持續經營困難的虧損狀况。當九巴的整體網絡完成優化以後,票價壓力亦會得到緩衝,但步伐必須迅速。


九巴深明加價對民生的影響,然而在多項不受控的外來因素導致出現持續虧損,加上未能適時透過路線重組回復網絡效率,在迫不得已下才提出加價申請。


作者是九巴副董事總經理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