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部分港客轉投英國樓市長青網文章

2013年12月0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2月05日 06:35
2013年12月05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為避辣稅,近年不少港客積極尋求外地市場投資。林浩文表示,向來頗受港人歡迎及熟悉的英國倫敦,港人在過去3至5年在當地的房地產投資活動持續活躍。其中,金管局早前便正式與英國老牌發展商Great Portland Estates組成合營公司,在倫敦西區興建商廈物業,涉及的投資額約2.02億英鎊(折合約25億港元)。


倫敦房產相對低水 限制少

林浩文指出,倫敦房產物業相對較低水,吸引資金到當地投資,「香港核心區新盤2萬元一呎都算平,但倫敦最核心地段以實用面積計每呎僅1萬至2萬元,加上外地人購房的印花稅(類似香港的買家印花稅),僅限於200萬英鎊、即2000幾萬港元以上物業,限制較少。」


他補充,港人現時到當地投資一般集中在開放式戶、一至兩房物業,主要因為做價低,而且細單位較容易租出,轉手時亦較易。林表示,他留意到有港客在香港有兩幢物業,沽出其中一個單位後,套現金額足夠在倫敦換貨購入兩個單位,整體租金回報達6厘,較換貨前的2厘至3厘為高。他續稱,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資金湧入令亞太區樓房價格被推高,現時走向鐘擺的另一邊,「投資者留意到歐美市場資產較平,開始回流到當地樓市。」


購買力未耗盡 港二手樓價企硬

林浩文稱,本港二手住宅價格仍會企硬,不會因發展商帶頭劈價大幅回落,認為一手樓起碼要在現水平再減一至兩成才打擊到二手市場,但情况未必會真正發生,「近期新盤銷情熾熱是因積壓幾個月的購買力一下子爆發,因此發展商不會減價,反而會提價。購買力仍未完全消耗,市場上仍有龐大資金,料未來幾個月質素好的新盤會繼續熱賣。」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