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與警員全套保護裝備相比,記者昨進入將軍澳堆填區採訪,大多只戴一個外科手術口罩,單單站在堆填區入口大閘,已聞到陣陣臭味,愈深入堆填範圍,臭氣愈來愈濃烈,猶如過期腐肉散發的酸臭味。記者戴上口罩後,還要用毛巾包頭或以藥油塗鼻,捱過在「垃圾堆」中的採訪工作。
愈深入臭味愈濃
數十名記者昨隨警員進駐堆填區的一個小山丘上,觀察搜索嬰屍的過程。昨早埋在地下的垃圾尚未被翻起,但一陣風吹過,臭氣已吹進各人的鼻孔內,臭氣難耐。至午飯時間,記者趁警員換班,即使臭味之下食慾大減,都紛紛離開堆填範圍,到行政樓暫避,呼吸一口「新鮮空氣」。
數十麻鷹垃圾堆覓食
至昨午,警員把搜索的目標垃圾挖至地面,更濃烈的臭氣即時瀰漫四周,記者為了避免嗅到劇烈臭味,只好「犧牲」改用嘴巴呼吸,才能勉強捱過。垃圾堆獨特氣味吸引天上數十隻麻鷹低飛覓食,與地上各人的辛苦表情形成強烈對比。
除吹起陣陣臭氣,堆填區不時揚起滾滾沙塵,統統撲向記者的衣衫及器材,眾人離開時,猶如剛在地盤打滾,全身骯髒不堪。
明報記者 楊德銘
愈深入臭味愈濃
數十名記者昨隨警員進駐堆填區的一個小山丘上,觀察搜索嬰屍的過程。昨早埋在地下的垃圾尚未被翻起,但一陣風吹過,臭氣已吹進各人的鼻孔內,臭氣難耐。至午飯時間,記者趁警員換班,即使臭味之下食慾大減,都紛紛離開堆填範圍,到行政樓暫避,呼吸一口「新鮮空氣」。
數十麻鷹垃圾堆覓食
至昨午,警員把搜索的目標垃圾挖至地面,更濃烈的臭氣即時瀰漫四周,記者為了避免嗅到劇烈臭味,只好「犧牲」改用嘴巴呼吸,才能勉強捱過。垃圾堆獨特氣味吸引天上數十隻麻鷹低飛覓食,與地上各人的辛苦表情形成強烈對比。
除吹起陣陣臭氣,堆填區不時揚起滾滾沙塵,統統撲向記者的衣衫及器材,眾人離開時,猶如剛在地盤打滾,全身骯髒不堪。
明報記者 楊德銘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