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儲蓄計畫助基層脫貧變老闆長青網文章

2013年12月0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2月06日 06:35
2013年12月06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儲錢脫貧」是不少基層的夢想,東華三院及花旗銀行數年前為低收入人士建立「希望戶口」,每名參加者每月儲蓄200至500元,會額外獲發同等金額作獎勵,兩年後最多可儲2.4萬元,有天水圍基層「師奶」利用儲蓄成功創業,成為天秀墟攤檔老闆改善生計。負責評估計畫成效的理工大學學者表示,計劃有助提高參加者就業率,另約13.4%脫離綜援網,東華三院建議當局舉辦同類計畫,協助基層自力更生。


月儲數百元 獎勵同等金額

「希望戶口」計畫2008年率先在天水圍試辦,至今已擴展至大角嘴、深水埗等區,受惠人數超過600人,明年會擴展至元朗。


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丁惠芳早前協助評估計畫成效,訪問已完成計畫的217名參加者,發現85%參加者把儲蓄用於改善技能,如報讀課程、牌照登記費、考試費等。受訪者的就業率亦由25.8%大增至65%。計劃下97名原本領取綜援人士,當中13人脫離綜援網,另有22人減少領取綜援金額。


提升就業率 13人脫綜援網

東華三院社會服務總主任姚子樑表示,不少低收入家庭人士有工作能力,建議政府舉辦同類儲蓄計畫,鼓勵他們儲蓄,利用資金報讀課程提升技能,長遠有助降低失業率。


居於天水圍的謝女士育有兩名女兒,原依靠任職的士司機的丈夫每月6000元收入維持生計,至2008年建立了希望戶口,儲蓄了兩萬多元,報讀剪紙課程後成為導師,並投入資金成為天秀墟玩具店老闆改善生活。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