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非洲民眾悼念反思:「我們的曼德拉在哪?」長青網文章

2013年12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2月09日 06:35
2013年12月09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我們的曼德拉在哪裏?」曼德拉之死震動非洲大陸,多國民眾哀悼一代偉人之餘,紛紛質問為何本國領袖無法成為曼德拉。有論者指出,非洲部分領袖曾與曼德拉一樣,帶領國家走向民主,但之後卻無法放下權力,淪為獨裁者。不過即使有第二個曼德拉,亦未必能打救非洲多國困境,民眾不應把國家未來繫於個別領袖。


曼德拉被視為非洲爭取民主與自由的象徵,其死訊公布後,非洲多國領袖均表哀悼,並讚揚他為非洲帶來改變。加納總統馬哈馬(John Dramani Mahama)稱,在曼德拉的影響下,非洲許多國家走向法治民主,非洲亦因此變得更美好。烏干達總統穆塞韋尼(Yoweri Museveni)則稱,非洲人應鞏固前人努力,確保不會再被邊緣化或遭受殖民。


多國民主鬥士上台後變獨裁者

路透社指出,現時非洲的民主國家數量為史上之最,惟不少領袖透過修憲甚至買票,長據執政地位:赤道幾內亞、安哥拉、津巴布韋、喀麥隆的元首在位達30年或以上,烏干達、蘇丹、乍德等國的領袖亦執政達20年,剛果民主共和國、肯尼亞等國的現任總統則「子承父業」,令人質疑為變相世襲。


烏干達記者阿庫穆(Patience Akumu)在英國《觀察家報》撰文,指出不少非洲領袖,例如已故加納總統恩庫魯馬(Kwame Nkurumah)、已故利比亞領袖卡扎菲(Muammar Gaddafi)、烏干達總統穆塞韋尼、津巴布韋總統穆加貝(Robert Mugabe)等,過往亦與曼德拉一樣,同為挺身對抗壓迫人民的政權、打擊不義的自由鬥士,不過這些領袖帶領國家走向獨立後,卻反而淪為獨裁者,並將執政權力視為「應得獎賞」,戀棧權力,甚至希望終身執政,無視攬權帶來的負面影響。阿庫穆指出,烏干達流傳的一個笑話頗能點出此情况之諷刺:曼德拉為爭取國家福祉在囚27年,後來上台任總統5年;穆塞韋尼奮力爭取民主5年,後來登上總統位超過27年,並延續至今。


現時非洲領袖中不少以權謀私,助長貪腐,而非為廣大人民謀福祉。


「曼德拉再現也難打救」

前美國駐南非外交官坎貝爾(John Campbell)指出,曼德拉體現的價值如儉樸、尊重法治等,已成為非洲人評斷領袖功過的標準。惟即使出現第二個曼德拉,也非解決非洲困局的良藥。曼德拉施政亦具有爭議:他出任總統時被指討好卡扎菲、扶助獨裁政權而捱轟;他放棄財富重新分配方案,令南非貧富差距仍然嚴重;而即使在行政上實現種族融和,但歧視在南非仍無處不在,少於40%的南非人會和其他種族交往,入讀融合學校的白人與黑人兒童分別只有11%及15%。


將未來投放在個別領袖身上,也許只會帶來失望。不過,亦有民眾認為,曼德拉已為非洲的未來指引道路,「如果今天非洲人都能夠跟隨曼德拉前進,而不是只將他的理想掛在嘴邊,非洲將獲益匪淺」。


明報記者 羅睿琪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