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美國就業數據異常強勁,新增職位達到20.3萬份,失業率降至7%,兩個數字均勝預期,本月退市的概率升溫,但美股卻借強勁數據大幅上揚近200點,退市對股市的影響已不大,而iShares中國大型股ETF(FXI)急升1.9%,國指ADR亦升1.84%,中美股市攜手上揚。上周退市疑慮令中資股動彈不得,現在好數據終變成好消息,中資股本周宜突破,否則便反映投資者對改革開始轉趨猶豫。
美國數據相當好,新增職位連續兩個月超過20萬份,失業率降至7%,平均每小時收入按年及按月上升2%及0.2%,勞動參與率亦由62.8%回升至63%,就業不足率則由13.8%降至13.2%。就單月數據來看,職位增加既降低失業率亦拉高就業人口比例,同時收入亦保持溫和升幅,是一組相當理想的數字,跟以往正常復蘇時的狀况極為相似,好數據亦終於成為好消息。
美經濟復蘇成形 通脹勢加劇
有趣的是,在如此理想的狀况下,通脹還是不斷往下走,聯儲局的通脹指標,消費開支價格指數(PCE)降至2009年10月以來最低,10月份僅升0.7%。當局在通脹下滑的問題上一直低調處理,以通脹預期仍然正常、通脹下滑僅因商品價格下降,並非需求不足所致來解說,堅稱沒有通縮風險。若聯儲局錯的話便一切皆休,否則今後通脹逐漸止跌回升,便會跟1997、98年及2001、02年相似。
這兩次PCE曾分別降至0.6%及0.7%,前者其後出現科網泡沫,通脹在18個月後已彈升至2.9%,後者則在房地產大牛市拉動下,12個月後回到2.6%。兩次背景均有資產價格上升甚至泡沫,一次是股,一次是樓,而今次似乎是股樓齊飛。美國經濟毫無疑問已進入自然增長期,明年主題將是通脹去向,而往績證明回升時的速度相當快,特別是有資產價格泡沫時,勢頭更是凌厲,或許明年次季已轉為擔憂加息了。
自11月18日大升後,中資股已連續3個星期動彈不得,上周一原本可向上突破,卻又被外圍怕退市打回原形。現在退市已不能打壓股市,大行又陸續發表明年預測,可說是大合奏唱好國指,清一色看好跑贏全球股市,一洗近4年頹風,高盛看升18%,瑞信更估計可上望15,000點或升逾30%。若本周港股仍未能向上突破,便是自身有問題,說明市場對改革的利好作用變得審慎。
內銀有力領軍上揚
改革能提升市場對中國前景的信心,信心則是股市升跌最重要的因素。大家都知改革會與舊有經濟模式有衝突,令經濟增長放慢,也不會一夜間將地方債、投資佔比過高等問題解決,但將這些問題放到3至5年,甚至10年的投資年期,就變得相當次要。
暫時看,資金近周仍側重於個別政策受惠版塊,燃氣、環保再到上周的醫藥,不少由三中全會前的20倍,會後則逐漸邁向30倍,大型中資股也有少許重估但幅度不大,亦未見受追捧。上周五情况有少許變化,被遺棄多時的內銀股領導大市回升。內銀股明年市帳率僅1倍或以下,亦同時是萬千問題集於一身,當低估值戰勝負面因素,反映投資者看重長線美好前景多於短期震盪,中資股才有持續上升的基礎。筆者看好能突破,內銀有力領軍上揚,且看這期望本周能否實現。
[江宗仁 還看今朝]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