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在已發展國家及西方社會,小學生毋須學習太多知識及整天補習,他們顯得更具活力,放學後於後院、公園玩耍又廣泛閱讀,這些國家似乎更注重全面教育、良好體能、創意及探索型學習;我們卻較喜愛餵食式的教育方法多於其他。
假如我們細心研究IB課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國際預科課程)的重點,與本地課程相比,兩者差異顯而易見。我們應測試兩種不同的中學教育課程,到底哪一種比較好,特別是學生日後在大學學習和踏入社會後如何適應生活。
IB令學生更全面地發展
IB學生入讀本地或海外大學後,似乎更全面地學習及發展。儘管在亞洲社會中,像香港,家長及學校大力推動學童在校的學術成績,但在大學裏,並沒有比外國學生有明顯的優勝,我們是否比發達國家的學生做得更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根據歷史往績,我們在某些科目表現較佳,但或非全部,到底我們學校提供的這種教育模式,對孩子有沒有特別好處?
以我觀察,孩子於小學階段表現不佳,升中後大有可能繼續落後,從而降低入讀大學的機會,而現時中學,尤其是Band 3學校要面對的問題,主要成因就是學生於小學階段未有得到足夠關注及援助所致。倘若於小學時就能發現,就可以大減中學要處理的相關問題了。
港學生差異 大得令人詫異
此外,我又發現中一生的水平相差甚大,令他們難以適應中學生活,這情况於Band3學校非常易見,其學生水平及學術成績除與Band1、2的學生差異甚大外,即使同是Band 3學生,之間亦如是。
到底是什麼造成如此大的差異?是學習能力抑或是其他因素影響?我認為,能力只是其中一個原因,並非最重要因素。就如我提出家庭及學校給予學生支持的重要性,一旦缺乏可能令學童表現落後,甚至不願學習,導致他們不能發揮潛能,對社會造成阻礙及負擔,同時亦會毀掉他們的人生。
我特別想談談學校及老師的在這方面的角色,我對部分學生大大落後了感到很驚訝和困惑,他們不只是於學習上表現不佳,同時無法對生活有正確理解。我認為孩子在學校裏缺乏自信心,是由於他們的家庭背景,特別是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學生。
這群學生要建立自信、對將來有期望,才可走出目前情况、擺脫貧困,過更好的家庭生活,不再延續上一代的貧窮。如果這群學生總是缺乏自信,不期望自己會有更好的將來,那麼他們就沒有動機去努力,嘗試過得比雙親更好。
若然如此,我們可以忽視這班人可走出貧困或向上流動,因為不論是在學校學習或工作上,他們都不能夠做的更好。
交銀施羅德投資管理(香港)副董事長
[雷賢達 投資賢達]
假如我們細心研究IB課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國際預科課程)的重點,與本地課程相比,兩者差異顯而易見。我們應測試兩種不同的中學教育課程,到底哪一種比較好,特別是學生日後在大學學習和踏入社會後如何適應生活。
IB令學生更全面地發展
IB學生入讀本地或海外大學後,似乎更全面地學習及發展。儘管在亞洲社會中,像香港,家長及學校大力推動學童在校的學術成績,但在大學裏,並沒有比外國學生有明顯的優勝,我們是否比發達國家的學生做得更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根據歷史往績,我們在某些科目表現較佳,但或非全部,到底我們學校提供的這種教育模式,對孩子有沒有特別好處?
以我觀察,孩子於小學階段表現不佳,升中後大有可能繼續落後,從而降低入讀大學的機會,而現時中學,尤其是Band 3學校要面對的問題,主要成因就是學生於小學階段未有得到足夠關注及援助所致。倘若於小學時就能發現,就可以大減中學要處理的相關問題了。
港學生差異 大得令人詫異
此外,我又發現中一生的水平相差甚大,令他們難以適應中學生活,這情况於Band3學校非常易見,其學生水平及學術成績除與Band1、2的學生差異甚大外,即使同是Band 3學生,之間亦如是。
到底是什麼造成如此大的差異?是學習能力抑或是其他因素影響?我認為,能力只是其中一個原因,並非最重要因素。就如我提出家庭及學校給予學生支持的重要性,一旦缺乏可能令學童表現落後,甚至不願學習,導致他們不能發揮潛能,對社會造成阻礙及負擔,同時亦會毀掉他們的人生。
我特別想談談學校及老師的在這方面的角色,我對部分學生大大落後了感到很驚訝和困惑,他們不只是於學習上表現不佳,同時無法對生活有正確理解。我認為孩子在學校裏缺乏自信心,是由於他們的家庭背景,特別是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學生。
這群學生要建立自信、對將來有期望,才可走出目前情况、擺脫貧困,過更好的家庭生活,不再延續上一代的貧窮。如果這群學生總是缺乏自信,不期望自己會有更好的將來,那麼他們就沒有動機去努力,嘗試過得比雙親更好。
若然如此,我們可以忽視這班人可走出貧困或向上流動,因為不論是在學校學習或工作上,他們都不能夠做的更好。
交銀施羅德投資管理(香港)副董事長
[雷賢達 投資賢達]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