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恒指昨天跌120點,收報23,218點,成交金額715億元,主因是4隻新股同時掛牌。臨近年底交投疏落,退市又似乎如箭在弦,基金自然害怕回報縮減爭相避險,港股連跌兩日,夜期再多跌逾百點。短線勢頭明顯轉弱,但若以50天線作為中期走勢指標,大市仍屬好淡爭持格局。昨日4隻新股表現有天壤之別,凍資王信達(1359)大漲25.7%,表現勝預期,秦港(3369)及金天醫藥(2211)則潛水,後者開市價更急挫達30%,相信與孖展斬倉有關。
周三大跌後,美股亦高位受阻,年尾又交投疏落,基金多以保住利潤為首要任務,低位買盤不強,昨日主動買盤沽盤各佔50%。今年指數難以概括市况,大型股份及中小型股份各走極端,若以100億元作為大型及中小型股份的分界線,現時大型股高於和低於10天線的分別有69隻及219隻,短線勢頭明顯轉弱,至於中小型的,高於和低於則分別有433隻及919隻,無論規模大小均見轉弱。依然強勢的數量不多,若非環保股、醫藥股、燃氣股便是濠賭股,來來去去都是同一批股份在炒作。不過,以若以50天線為中線強弱信號,不論大小均各佔約50%,並未有明顯的轉強或轉弱趨勢。
市况短線弱勢中線好淡未明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會期長達4日,為10多年來最長。當局早已放風會淡化增長側重改革,資源商品股已提早下跌,上證指過去5天跌了約2%,創業板則升了6.5%,可見中央會議無秘密,到處都是春江鴨。當會議結果公布後,動力板塊是繼續炒上還是會趁好消息出貨?
中小型股份本身因素、貨源供求較大市強弱更重要,不能一概以論。大型股份方面,以14天RSI高於50作為強勢指標,現時有172隻逾百億市值的強勢股份,但當中有110隻跌穿10天線,而近期當炒的大型強勢股,僅有32隻RSI高於70,可見動力板塊多數轉弱,動力仍在的則已超買。整個港股就是這幾十隻股份仍在炒作,真正在賺錢的投資者為數不多,持續性似乎一般。
本欄曾預期信達升幅可達10%至20%,估不到遠超預期,最多更升超過33%。昨日主動買盤佔55%,主動沽盤次數則達65%,相信是散戶在沽貨,機構投資者則在收集。信達始終概念獨特,又是首家資產管理公司,基金總要有些貨底,否則炒起了怎麼辦?較為尷尬的是,這是財政部作為大股東的國企,短線升幅愈大,保薦人以至管理層難免有賤賣國有資產之壓力,整固後再上的機會大於一飛冲天。
秦港金天潛水 新股孖展宜限注
至於秦港和金天醫藥,兩者分別較發售價大跌6.29%及18.56%;以介紹形式掛牌的信義光能(0968)則報1.14元。秦港和金天一手中籤率均是100%,若果以10倍孖展認購,隨時會被證券行斬倉,金天開市價較招股價低逾36%。有時候,一些被忽略的新股確實有上佳表現,但始終好股不多,不宜每逢新股均借盡。
[江宗仁 還看今朝]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