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央改革不斷 金融民生股明年看好長青網文章

2013年12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2月16日 06:35
2013年12月16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自11月三中全會確定深化改革開放,內地的改革步伐驟然加速,短短一個月已推出多項涉及證券、利率等等改革方案,而上周五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及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再釋出更多改革路向。花旗認為,中央給予更多改革空間,長遠對中資股有利,明年看好金融、民生相關板塊,但嚴控地方債會不利部份基建投放。


三中60項改革任務 17項已有方案

上月12日,三中全會閉幕,公布60項改革任務,至今已有包括證券、利率市場化、行政審批簡化、財稅等等至少17項任務推出了改革方案(部分項目見表1)。而上周五(13日)及周六(14日),接連兩日公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明年六大經濟任務,以及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的六大城鎮化任務,進一步透露更多明年的改革工作。


花旗:下調GDP目標 拓改革空間

花旗集團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指出,從公布的內容看,中央並不介意適當下調GDP目標,以給予更多改革空間,因為與其追求數字上的增長,改革空間增大,其實更有助經濟發展。


以城鎮化為例,推動戶籍以及養老制度改革將令內險與醫療保健得益,城鎮化明確要建立若干城市群,與其相關的鐵路軌道交通建設,以及城鎮發展有關的基建項目自不可少,相關產業如水泥、鋼材也可望受惠。


不過,沈明高認為,防控地方債作為明年重點任務,將影響到地方舉債投放固定資產投資項目之上,「與城鎮化無關的項目會有影響,估計明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只有15%」,今年首11個月,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達到19.9%。


摩通:收緊影子銀行 內銀受壓

摩根大通亦在報告中表示,內險與醫療最受惠於改革,而中證監公布新股發行體制改革,券商股可在A股IPO重啟當中獲益。但報告認為,受累於利率市場化削弱息差收入,加上要求地方政府將債務納入管理預算勢拉高日後信貸成本,中央亦對影子銀行的監管加強,內銀難免受壓。另外,中央亦明確要大力治理污染,所以高污染行業如石化、煤、發電、建材等會有影響。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