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巴士線削 將軍澳人命繫港鐵長青網文章

2013年12月1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2月17日 21:35
2013年12月17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西貢和將軍澳約有40萬人口,19萬打工仔中,逾五成人依賴港鐵前往各工作點,隨着近年巴士重組大削跨區和過海線,令港鐵一旦停駛市民便如「坐困愁城」,找不到合適交通接駁,港鐵疏導人潮壓力亦大增。前土木工程署長及前路政署副署長劉正光指出,事件反映巴士重組不應太「商業化」,若僅按平日客量不足便取消路線,港鐵「跪低」時便欠缺靈活性。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副主席范國威將要求港鐵盡快向政府提交報告解釋事故,已去信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要求開設特別會議跟進事件。


九巴因客量不足,剛在11月底取消來往將軍澳至中環的692線,政府亦在9月取消坑口及北角的18號小巴,結果昨日大批受影響乘客無足夠公共巴士線可及時疏導,唯有等港鐵安排接駁旅巴,炮轟應變安排。


半數打工仔依賴港鐵

據統計處2011年人口普查,有40萬人的西貢及將軍澳區,每日有19.2萬工作人口,當中10.68萬人需搭港鐵往工作地點,佔整體人數55%;乘搭巴士的有17%,約3.3萬人;搭小巴的有1.5萬,佔8%。


曾任土木署長及副路政署長的劉正光接受本報查詢時說,一個地區不能單靠一條主要幹道連接他區,否則一旦發生意外,難紓緩交通。他表示,過去九巴巴士重組,不能只顧商業利益,必須考慮港鐵若發生故障,是否有足夠其他交通工具載客。另外,若將軍澳隧道癱瘓,車輛需經寶琳路或經清水灣道前往彩虹才能出區,但清水灣道太斜,不宜巴士行走,相信將軍澳的交通問題需待將軍澳藍田隧道2020年建成才可解決。


料待隧道2020年建成方解問題

西貢區議員方國珊批評,港鐵事故應變計劃「完全失敗」,未能即時安排接駁巴士及班次不足,市民一度需等兩小時才可上車。她指該區交通太依賴港鐵,在巴士692號和往北角的18號小巴取消後,只餘小量過海巴士線,一旦港鐵有事,居民完全無車直出中區及南港島,促運輸署增加來往將軍澳及港島的固定巴士線,否則「港鐵無可能短時間內調動大量巴士接載居民」。


運輸署稱,巴士線重組有助減少因路線重疊而造成的資源浪費,及紓緩道路擠塞,強調取消692號是因路線與港鐵服務範圍重疊。九巴表示,維持長期客量偏低的路線作為個別地區鐵路偶然出現故障的後備不環保,昨故障期間已加強往返觀塘及將軍澳的兩條巴士線的服務。


明報記者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