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日本安倍政府昨日在內閣會議正式通過作為外交與安全政策首個綜合方針的《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為未來10年防衛力制訂方針的《防衛計劃大綱》,以及《中期防衛力量整備計劃》。分析稱這3份文件為安倍的「安保三箭」,渲染「中國威脅論」,強調要結合海陸空的島嶼防衛能力及設立奪島部隊,箭箭射向中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昨回應稱,不能不高度警惕日本動向,並敦促日方走和平發展道路,「不要把和平僅僅掛在口頭」。
渲染中國威脅論
日本政府昨天召開國家安全保障會議和內閣會議,議決上述3份文件。其中,《防衛計劃大綱》(下稱大綱)較以往加重了關於中國威脅論的描述,以及在防衛方針上提出以「綜合機動防衛力量」代替「動態防衛力量」,並強調島嶼防衛能力。大綱從去年9月中國海監船巡航釣魚島談到了今年11月中國劃設防空識別區,指摘中國的做法「阻礙了他國軍事活動,是單方面發展非對稱軍事能力」。
《中期防衛力整備計劃》(2014-2018)(下稱中期防)則對「綜合性機動防衛力量」作了具體化描述,提出將增設「水陸機動團」負責奪島任務。為提高島嶼機動作戰和警戒監視能力,還準備增購「魚鷹」、「全球鷹」、F-35等戰機,又增加軍費,把5年預算總額設為24.67萬億日圓(約1.9萬億港元),較舊版本增逾1萬億日圓。
至於首度制定的《國家安全保障戰略》(下稱安保戰略),宣示日本未來10年外交及國防方針。文件提出包括自衛隊的行動「要對世界作出積極貢獻」,又以中國的崛起為例,聲稱中國「在東海、南海基於與國際法秩序不相容的獨自主張,企圖以武力改變現狀」。文件又聲稱,中國「成為國際社會引以為憂事項,有必要審慎關注」。
有關日本規定禁止出口國防裝備品的「武器出口3原則」,《安保戰略》亦作了闡述,稱有必要積極地參與國際共同研發。
聲稱無意發展成軍事大國
日本防衛省防衛政策科長芹澤清稱,新大綱維持最小限度防衛能力,並沒有發展軍事大國意圖。
文件昨引來日本國內及中、韓憂慮及不滿。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昨回應,敦促日本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不要把和平僅僅掛在口頭上,而是要落實到具體的、實實在在的行動中」。
中國外交部:別只口講和平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專家阮宗澤說,安倍「以鄰為壑」的舉動,不僅會引起包括中、韓在內周邊國家的擔憂,更是對地區安全的挑戰。另一專家周永生亦直指,安倍政府把目標更加明確地對準了中國,進一步渲染「中國威脅論」,並以此為藉口擴充軍備。韓國外交部發言人趙泰永亦矢言加強防禦力量,稱日本不應損害地區穩定。
渲染中國威脅論
日本政府昨天召開國家安全保障會議和內閣會議,議決上述3份文件。其中,《防衛計劃大綱》(下稱大綱)較以往加重了關於中國威脅論的描述,以及在防衛方針上提出以「綜合機動防衛力量」代替「動態防衛力量」,並強調島嶼防衛能力。大綱從去年9月中國海監船巡航釣魚島談到了今年11月中國劃設防空識別區,指摘中國的做法「阻礙了他國軍事活動,是單方面發展非對稱軍事能力」。
《中期防衛力整備計劃》(2014-2018)(下稱中期防)則對「綜合性機動防衛力量」作了具體化描述,提出將增設「水陸機動團」負責奪島任務。為提高島嶼機動作戰和警戒監視能力,還準備增購「魚鷹」、「全球鷹」、F-35等戰機,又增加軍費,把5年預算總額設為24.67萬億日圓(約1.9萬億港元),較舊版本增逾1萬億日圓。
至於首度制定的《國家安全保障戰略》(下稱安保戰略),宣示日本未來10年外交及國防方針。文件提出包括自衛隊的行動「要對世界作出積極貢獻」,又以中國的崛起為例,聲稱中國「在東海、南海基於與國際法秩序不相容的獨自主張,企圖以武力改變現狀」。文件又聲稱,中國「成為國際社會引以為憂事項,有必要審慎關注」。
有關日本規定禁止出口國防裝備品的「武器出口3原則」,《安保戰略》亦作了闡述,稱有必要積極地參與國際共同研發。
聲稱無意發展成軍事大國
日本防衛省防衛政策科長芹澤清稱,新大綱維持最小限度防衛能力,並沒有發展軍事大國意圖。
文件昨引來日本國內及中、韓憂慮及不滿。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昨回應,敦促日本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不要把和平僅僅掛在口頭上,而是要落實到具體的、實實在在的行動中」。
中國外交部:別只口講和平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專家阮宗澤說,安倍「以鄰為壑」的舉動,不僅會引起包括中、韓在內周邊國家的擔憂,更是對地區安全的挑戰。另一專家周永生亦直指,安倍政府把目標更加明確地對準了中國,進一步渲染「中國威脅論」,並以此為藉口擴充軍備。韓國外交部發言人趙泰永亦矢言加強防禦力量,稱日本不應損害地區穩定。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