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變幻是永恒 投資「以變應變」長青網文章

2013年12月1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2月18日 06:35
2013年12月18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一連兩周(11月20日和27日)跟讀者討論美股是否升得太急,談到兩次都是1000點的升幅,道指今次從15,000點跑上16,000點,只用了198個交易日;之前從14,000點升到15,000點,卻用了1460天,感覺上,這次速度確實有一點快。屈指一算,從27日到現在,道指一共下跌了340點,大約2%左右,相對於全年20.2%的升幅,這樣的跌幅真是「濕濕碎」。其實從10月初的14,750點到現在,美國大市一直上升沒停過,所以如果市場真的想找個原因作些調整,確實還有空間。有客戶問我會不會再跌?我的感覺是如果真的是從16,000點回落到14,750點又如何?我們做資產管理的,最重要還是大方向要看得準繩,然後作出適當的資產配置。


股市下跌 反映市場未接受「改變」

我認為美國的經濟基調說不上最好,但最重要的是有改變,特別是「好的改變」,因為市場只會對改變作出反應,而不是以16,000點還是14,750點的水平來作出決定。雖然美國的經濟基調已慢慢改善,市場還是懷疑勞工市場實在的改善情况和美國息口的方向,對那些「好的改變」還未能完全接受。


雖然說市場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但有兩方面是非常確切定的。一就是改變,二就是終結。歌詞也這樣寫,「變幻原是永恆」,一點都沒錯。就正如我們來看看過去市場的一些決定性方向,我認為投資者都必須「以變應變」,否則就白白看着機會溜走。


墨守過往策略不可行

像在1994年,聯儲局7次加息,市場由於資金突然緊絀的關係,金融板塊受壓,但當時美國大方向的基調已經有「好的改變」出現。就算是1987年的大跌市,市場以為會把當時的經濟即時拖垮,但結果沒有發生。反而是後來的savings and loan crisis危機和伊拉克戰爭影響到當時的美國經濟。感覺上,市場還有很多投資者默守着過往10年前的策略,但這樣看來是不行的,必須記得「改變」會不斷會發生。要記得有些事情如果不能永遠維持下去的話,始終會終結。


4字尾年份 都是改變年

正如之前在這裏提過,我發現有3字尾的年份都是部署改變的時候。例如1993、2003和2013年都是。如果3字尾年是部署年,那麼4字尾便會是正式改變的年份了。1994和2004年都證實如是。2014是否真的是改變的年份就有待觀察了。


上星期五應香港婦女基金會的邀請去了一間band one 的本地中學與一群大約200多個充滿活力的中學生作現場交流。這個分享是婦女基金會「自主人生Life Skills Program」 的一部分。既然要談Life Skills,於是我提議用比較輕鬆的形式來分享一下如何面對弱點和應付挫敗。現場反應頗為熱烈,學生也非常投入,問題也非常到位。


總括而言,我向學生分享了幾句話:「不要管大學學位有多少,也不用管名校不名校。不要只是與鄰座的本地同學相比。要提升一點,眼光要放遠一點,不要只顧求分數,要多參與校外活動,特別是回饋社會,要和同年齡而非本地的中學學生拉近距離,因為他們才是你們將來的競爭對手!」


在這個專欄,天南地北,無所不談,感覺非常爽快。在這裏,本來是打算只寫12篇的,一算之下,不經不覺已經寫了68篇。68是個幸運數字,用來作為2013年完結最適合不過。感謝客戶和讀者一直的支持,這一篇過後,會陪家人放大假去,祝願大家於2014年有「好的改變」!


本文中所述觀點為彭順德先生的個人觀點,可能與摩根大通及其附屬機構其他僱員的觀點有所不同。


摩根大通私人財富管理 香港市場主管

[彭順德 金融暢敍]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