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手機鎖屏賣廣告 點擊率高長青網文章

2013年12月2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2月20日 06:35
2013年12月20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屏幕太小,一直是手機廣告的一大死結。若將傳統的橫額廣告放在手機上,往往小到近乎看不到。若廣告遮蓋整個手機屏幕,卻又非常滋擾。然而,手機的鎖屏這個「天然」和最大的廣告位,多年來卻一直被人忽略。其實,每名手機用戶每天為屏幕解鎖,可以多達三數十次。大面積加上高頻率,令鎖屏廣告的前景非常誘人!


Miidow營運總裁陳晨松、行政總裁羅希表示,傳統的手機廣告主要是兩種形式。第一種是橫額廣告(Banner Ads),只佔畫面的一小部分。其優點是滋擾較小,但缺點是面積太小。第二種是彈出式廣告(Pop-up Ads),通常會遮蓋整個畫面。其優點是面積較大,但缺點是較為滋擾。


由於用戶體驗和效果欠佳,雖然香港的智能手機用戶眾多,但廣告商投放在手機廣告的開支,仍然只相當於投放在網上廣告的開支的四分之一。


鎖屏發廣告 大面積兼高頻率

而利用手機鎖屏(Lock Screen)發放廣告,則有多個優點,既可以用盡整個畫面,又不會造成什麼滋擾。因為手機本來就有鎖屏功能,現時只是透過安裝第三方的應用程式(App),來將固定的鎖屏畫面換成經常變動的廣告畫面。


原則上,這不會額外浪費手機用戶的時間(用戶可以將手機原有的鎖屏功能停止)。至於用戶是否再深入細看鎖屏上的廣告或其他資訊的詳情,則是他們的選擇。


一般鎖屏廣告應用程式的設計大多是,若手指按着畫面下方中央的圖示滑向右面,就可以直接解鎖和使用手機;若滑向左面,則相當於「點擊」廣告,畫面會跳至另一個頁面,顯示廣告或其他資訊的詳情,如品牌的網頁、電影的預告片、手機遊戲的下載頁、詳細的新聞等等。


許可式行銷 不影響用戶體驗

由於用戶是自願安裝應用程式,以接收廣告來換取積分獎賞,在性質上,鎖屏廣告是屬於「許可式行銷」(Permission Marketing),而非「干擾式行銷」(Interruption Marketing)。大面積、高頻率,兼且性質上屬於「許可式行銷」,幾乎不影響用戶體驗,令鎖屏廣告的前景和潛力惹人憧憬!


以該公司的鎖屏廣告應用程式Showbox來說,由今年10月9日推出,截至12月16日,已經有1.3萬個註冊用戶,平均每人每天會為屏幕解鎖接近40次(即看到接近40次廣告),每周展示廣告的總次數約280萬。更重要的是,用戶的點擊率,亦明顯較一般的彈出式手機廣告高得多。


有別於外國的同類應用程式,Showbox的用戶每次為屏幕解鎖時,不論手指滑向左面,還是滑向右面,所獲得的積分獎賞都是相同的(一般為3分至5分)。


陳晨松解釋,這是要避免用戶純粹為了賺取較多積分,而刻意點擊廣告,並不是真正對相關產品或服務有興趣。因此,現時的點擊率應該是可信的。用戶若想拿較多積分,仍有其他方法,包括:下載廣告介紹的手機遊戲或應用程式(可獲100多分),或者推薦朋友安裝Showbox和完成註冊等。


看廣告可儲積分兌換現金

Showbox的積分兌換現金的比例為每150分換1港元。現時該公司提供3種兌換方式,分別是轉帳至用戶的PayPal戶口、代交手機月費,以及慈善捐款。用戶選擇三者的比例,分別是35%、35%和30%。現時,慈善捐款只支援愛護動物組織Lifelong Animal Protection Charity,稍後會加多一個海洋保育組織。


陳晨松承認,現時的兌換方式還不夠多。該公司計劃,將來再加入轉帳至用戶的銀行戶口、「支付寶」戶口,甚至手機的電子錢包。下一步,該公司還希望做到廣告的投放更加精準和個人化,即是根據用戶的興趣(可按其過往行為分析)、位置和時間,而推送更合適的廣告和資訊。


例如,用戶在銅鑼灣或尖沙嘴,就發放區內某些百貨公司或品牌專門店的特價資訊。早上特別推送多一些天氣和新聞資訊,下午和晚上則是餐廳等廣告,周末則是電影廣告。又或者和報章、雜誌、網站等媒體合作,讓用戶根據其興趣,而訂閱某些資訊,在鎖屏上顯示。


盼按用戶興趣發放廣告

該公司在10月9日推出Showbox,11月已經收支平衡。透過廣告代理商當中介,已先後吸引了三星手機、Sony數碼相機、Nike、Lancome、MaBelle、寶馬、大眾汽車、Lexus、海洋公園、中國平安保險(2318)、Brother等多個大品牌落廣告。


廣告費方面,有純粹計算顯示次數以及純粹計算點擊次數兩種收費方式。中期來說,該公司還希望開拓新加坡、台灣和內地市場。


明報記者 薛偉傑

攝影 鄧宗弘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