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高健﹕滬自貿區 小步慢跑長青網文章

2013年12月2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2月20日 06:35
2013年12月20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2013年進入最後兩周,圍繞上海自貿區的消息並未停歇。12月2日,中國人民銀行在網站上發布了《關於金融支持上海自貿區建設的意見》(簡稱《意見》),界定了相關主體在自貿區開展業務的範圍,並明確了自貿區利率市場化、人民幣國際化、資本項目下自由兌換的具體操作形式。


對於很多引頸期盼的人而言,這政策來得有些遲,相關改革力度也有點兒弱。惟這樣的「遲」和「弱」符合筆者預期。細讀《意見》不難發現,其中一些規定採取漸進式思路,旨在防控風險。如對自貿區內金融機構、非金融企業和個人實施分帳戶管理,就是為方便監管部門監控資金流動,防止熱錢流轉;針對利率市場化,《意見》提出要根據「相關基礎條件的成熟程度」,預示區內短期無法實現利率市場化,以免引發區內外資金價格混亂和套利。


討論應放眼整體政策

從《意見》看,中央的思路是希望先以簡化審批手續、縮短匯兌流程等,來推動貿易便利化,改善投資、營商環境,同時保證改革措施不至於觸及內地金融基礎。待市場環境成熟後,再於區內推行匯率、利率自由化試點。這樣,既保證區內在政策上始終處於領先和試驗位置,但又不至於與整個內地市場出現嚴重脫節,引發風險。


所以,當討論自貿區問題時,不應僅將「自貿區」設定為關鍵字,而應放眼同期所有政策動向。以利率市場化為例,《意見》內容雖似乎低於預期,但整體政策推進並非裹足不前。12月8日,央行發布《同業存單管理暫行辦法》,目前已有多家全國銀行公告發行同業存單。這將有助於完善銀行同業業務定價機制,推動利率市場化。可見,央行正在努力「提高相關基礎條件的成熟程度」,對未來自貿區改革升級將有明顯助益。


筆者一直都不擔心自貿區改革步伐稍慢,只怕改革在阻力中受挫,胎死腹中。如今這樣的小步慢跑正是勇氣與謹慎並舉的結果,較大刀闊斧更健康。


作者是資深傳媒人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