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一周經緯﹕安倍經濟學成敗還看明年長青網文章

2013年12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2月22日 06:35
2013年12月22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上台一年,其外交及國安政策掀動亞太區局勢,備受矚目。但安倍要變更日本二戰後國體的大計能否成功,卻取決於其「安倍經濟學」的成敗。日本明年春季便增加消費稅,加稅會否導致擺脫通縮前功盡廢,成為安倍政府目前頭號問題。


百姓面臨通脹兼加稅

安倍之所以一直民望高企,其振興經濟承諾是關鍵。 日經指數今年迄今升超過五成;日圓兌美元則處於5年來最低水平。受惠出口增加,日本大企業盈利亦上升。至於日本歷屆政府克服通縮的任務,亦似乎有起色。10月不計新鮮食品的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創下5年最大增幅,若連能源價格亦排除在外,CPI增長更錄得15年最大增幅。本月24日發表的每月經濟報告,傳媒報道有日本官員放風稱,報告可能不再有「通縮」這字眼。


單從這些數字看,安倍經濟學似乎有妙效。但日本百姓又有否受惠呢?物價上漲一定程度上是因為日圓疲弱、進口貨價格上升所致,日本是否已擺脫通縮是言之尚早。不過,對日本一般百姓而言,這些數字意義或不大。日本歷屆政府雖然一直把擺脫通縮看成重要任務,安倍政府現在似乎成功在望,但當通脹來了工資卻停滯不前,百姓自然怨聲載道。日本明年春更將消費稅由5%上調至8%,民生所受衝擊更難以預料。


政府落力說企業加薪

日本上次增加消費稅要追溯至1997年。一增稅,物價及消費便應聲下挫,核心通脹便跌破零,日本步入通縮。前車可鑑,安倍的顧問一直力勸他不要增稅,避免打擊經濟增長。但日本國債不斷攀升下,維持財政紀律亦是當務之急。在此情况下,安倍一直游說企業加薪,表明政府希望明年薪酬上升,推動薪酬持續增長來緩和增稅的衝擊。他上周五便取得商界及勞工領袖的書面協議,同意克服通縮需要可持續的薪酬增長。


日本最大勞工組織勞動組合總連合會已訂下明年「春鬥」(指春天開始的勞資談判)目標,要求基本薪酬上調1%,這要求已是5年來最大增幅,日本打工仔的狀况可想而知。隨着明年春加稅臨近,社會議題都環繞增稅對家庭的衝擊、討論政府是否應效法歐洲豁免部分必需品等等。明年春的消費稅及薪酬調整將會是安倍民望的一大考驗。


文﹕林康琪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