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昨日在北京舉行的2013-2014中國經濟年會上,內地重量級經濟高官、專家學者紛紛圍繞改革話題拋出犀利觀點。全國人大財經委原副主任賀鏗教授(圖)更直指,鄧小平去世以後,經濟體制改革沒有大的突破,新一輪改革必須先有理論突破,搞清楚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徵,才能夠打破困擾。
由人治向法治轉變
李克強總理在大連達沃斯會議致辭中曾說「今天中國經濟發展的奇蹟已進入提質增效的第二季」,賀鏗指出,「第二季」就不僅僅是一個產業升級的問題,更重要的是經濟體制要升級。中國只有實現經濟增長方式和社會經濟體制這兩個轉型,才可以說是真正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他解釋,經濟增長方式轉型,主要是創新發展;社會經濟體制轉型,主要依靠改革,要通過全面深化改革使社會由人治向法治轉變,使經濟由政府起決定性作用向市場起決定性作用轉變。
「這個轉變是很大的轉變。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就是劃清政府與市場的邊界,主要是由政府主導,央企壟斷這樣一種半市場經濟向真正的全面的市場經濟轉型。鄧小平同志去世以後,經濟體制改革,我個人大膽的說,沒有大的突破。」
「鄧果敢劈幽靈推改革」
賀鏗認為,之所以沒大突破,主要是沒弄清楚什麼是社會主義。「因此,我們改革許多禁區不敢碰,這裏主要是對非公有制經濟沒有一個的認識,對國有企業的改革、金融體制的改革和農村土地制度的改革裹足不前。我認為,公有制並不是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徵,社會公平、共同富裕才是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徵。」
賀鏗說,「回想過去的35年的改革,姓資、姓社的問題就像一個幽靈始終困擾着改革的深入。如果沒有鄧小平果敢劈開這個幽靈,提出不爭論、發展是硬道理,我想我們的改革可能早已夭折。由產品到商品,由公社制到家庭責任承包制,由純國營企業到發展民營企業,由純計劃經濟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都是對傳統社會主義理論的重大的突破。沒有這些突破,談不上改革。」
明報特約記者 鍾健
由人治向法治轉變
李克強總理在大連達沃斯會議致辭中曾說「今天中國經濟發展的奇蹟已進入提質增效的第二季」,賀鏗指出,「第二季」就不僅僅是一個產業升級的問題,更重要的是經濟體制要升級。中國只有實現經濟增長方式和社會經濟體制這兩個轉型,才可以說是真正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他解釋,經濟增長方式轉型,主要是創新發展;社會經濟體制轉型,主要依靠改革,要通過全面深化改革使社會由人治向法治轉變,使經濟由政府起決定性作用向市場起決定性作用轉變。
「這個轉變是很大的轉變。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就是劃清政府與市場的邊界,主要是由政府主導,央企壟斷這樣一種半市場經濟向真正的全面的市場經濟轉型。鄧小平同志去世以後,經濟體制改革,我個人大膽的說,沒有大的突破。」
「鄧果敢劈幽靈推改革」
賀鏗認為,之所以沒大突破,主要是沒弄清楚什麼是社會主義。「因此,我們改革許多禁區不敢碰,這裏主要是對非公有制經濟沒有一個的認識,對國有企業的改革、金融體制的改革和農村土地制度的改革裹足不前。我認為,公有制並不是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徵,社會公平、共同富裕才是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徵。」
賀鏗說,「回想過去的35年的改革,姓資、姓社的問題就像一個幽靈始終困擾着改革的深入。如果沒有鄧小平果敢劈開這個幽靈,提出不爭論、發展是硬道理,我想我們的改革可能早已夭折。由產品到商品,由公社制到家庭責任承包制,由純國營企業到發展民營企業,由純計劃經濟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都是對傳統社會主義理論的重大的突破。沒有這些突破,談不上改革。」
明報特約記者 鍾健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