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髮廊不敵加租 老闆轉打散工長青網文章

2013年12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2月22日 21:35
2013年12月22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昔日香港各區皆有大大小小的髮型屋,資深髮型師累積一批熟客便可開店當老闆闖一番天地。不過時而勢易,在近年租金高企下,不少髮型屋也要結業。創業24年的資深髮型師Daniel,1989年曾租千呎地舖開髮型屋,一度僱用13至14名髮型師,不過最後敵不過租金年年攀升而結業,現在只能到朋友的髮型屋打散工,每月掙萬多元。Daniel批評政府不做租金管制,但他自言未死心,經常留意有無便宜舖位,期望東山再起。


89年1萬元租舖 7年後3萬

50歲的Daniel外形有點似導演陳可辛,長了一頭灰白頭髮。1989年,年輕的他在天后找到一間1000平方呎的地舖,以月租1萬元創業。他說那時舖租平,成本低,毛利高,聘請了10名髮型師工作,生意有利可圖。


7年後店舖租金加至3萬多元,他輾轉改租銅鑼灣信和廣場樓上舖,月租3.5萬元。除了2003年爆發SARS,市面一片蕭條,業主肯凍結租金外,之後業主不斷加租,到2005年其髮型屋租金已加至5萬至6萬元。


為應付租金,Daniel僱用了13、14名髮型師,靠他們帶舊客來增加生意額,但有美容集團在隔鄰開了纖體中心,連他的舖位也要佔用,大業主寧要大集團,便不再續租給他。


為減開支自己通廁所

Daniel說,雖然舖租年年增加,但租金加幅卻不能全部轉嫁給顧客,「收得太貴無人幫襯,即使調整15%至20%收費,顧客也會自我調節,將剪髮次數減少」。Daniel為節省成本,將清潔工由全職改為兼職,廁所塞了自己通渠,店內的冷氣、電器壞了,他自己維修。原來脾氣好的Daniel也變得暴躁,生人勿近,有時妻子和兒子會返房假裝睡覺,避免家嘈屋閉。


3年前加至16萬終結業

Daniel後來轉租銅鑼灣電業城繼續艱苦經營,到2010年下半年舖租已加至11萬元,業主說若想續租便要由16萬元起計,Daniel盤算過無論怎樣勤力剪髮,每月也無法掙夠16萬元交租,唯有結束髮型屋,到朋友的髮型屋打散工。


批政府不作租金管制

Daniel曾經風光,但仍不敵租金,他狠批政府「任由租金飈升令小商戶無法生存,也不作租金管制」。他懷念1989年可以用1萬元租舖創業,「那時的香港只要肯搏,處處充滿生機」。


他自問是良心僱主,年尾有雙糧給員工,聖誕節搞派對,過年辦春茗,又保送員工到台灣、日本學新技術。到最後髮型屋「執笠」,他依勞工法例賠遣散費,不做無良僱主。Daniel仍望東山再起,不時留意有否便宜舖位,盼與舊班底合作隨時埋班。


明報記者 談誦言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