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執著愛完美 或因父母起(5-8歲)長青網文章

2013年12月2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2月25日 06:35
2013年12月25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女兒5歲,性格愛完美、執著、不受別人批評,如彈琴時彈錯一個音,會踢琴發泄,影響自己情緒又影響別人。我感受到她有努力學習控制自己要冷靜忍耐,但她像藝術家的性情,已漸漸在成長路上碰釘了,如被同學排斥。她即將升小一,內心很憂慮,作為母親,我只能盡量幫助及開解她。除此之外,我可怎樣幫助她?


以上情况可能由不同原因引起,由於沒有與當時人作詳細評估,未能作出最準確的判斷。以下分析或許對大部分家長會有啟示作用。


檢討有否太多要求?

現在很多小朋友均有類似情况,對於挫敗的承受能力較弱,這與他們的自尊感有密切的關係。自尊感是一個人的自我評價,是否認同自己是有價值的人等,自尊感低的人會有追求完美的情况出現,並以不同的方式呈現。有些人什麼都不理,像放棄自己;有部分則力求完美,他們心底裏會覺得自己沒用,為自己訂下守則,如「除非我每條題目也做妥,否則就代表我是一個失敗及沒有用的人」,一遇到困難及挫折,會有很多負面情緒。這與他們的童年經驗有關係,如家庭及學習環境有太多不合理的懲罰,再努力也做不到父母或兄弟姊妹朋友的標準,有太多以上的情況,便會形成低自尊感。


這些小朋友只會留意自己的弱項及缺點,忽視自己的優點,當有負面事情發生時,就會誇大這些事情,如彈錯一個音會看成「我永遠彈不好這篇樂章」等;另外又會把正面經驗扭曲成負面評價,如某次學琴受老師稱讚,她會認為「是我好彩」、「是老師今天心情好,不是我彈得好」。


家長或要檢討自己有沒有給子女太多要求,很多時父母會說「我從來無要求過她……」,但其實每次她彈琴就在旁緊張監視,只要彈錯一個音,就懲罰她再彈三次等等。這正正告訴小朋友你不可錯一個音,對一個幼稚園小朋友來說,要求真是太高。其次,是學校老師及興趣班導師有沒有要求過高,給了太多壓力,有時父母要取捨,想小朋友開心、愉快,抑或只是想她出眾。


多讚優勝地方 勿只放大錯處

另外,父母一定要多讚賞小朋友,讚她叻的地方。如彈錯一個音,不應說「無錯喎」,可以改說「我覺得你彈得好有感情,雖然錯了一個音,我仍然覺得好好聽」,讓小朋友平衡地去看事情,不是放大錯處而忽略自己做得好的地方。很多父母將小朋友的時間填得滿滿,令他們根本不能放鬆自己,一個緊張的人很容易受人家批評而影響自己的情緒。孩子需要有減壓活動,如帶她往大自然走走,自由地玩、享受,不要有任何要求。


以上的小女孩將要報小學,父母需考慮,她已是如此力求完美,是否適合再給她安排一個競爭大的環境?會否令她更感壓力、令情况可能變得更差?

資料提供﹕協康會教育心理學家陳鑑忠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