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育兒百科﹕3歲自私鬼 5招學分享(0-4歲)長青網文章

2013年12月2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2月25日 06:35
2013年12月25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兒子3歲半,性格內向,少說話,雖有5歲姐姐,卻只愛自己玩,不太願意分享。他尤喜歡車,當別人(包括爸媽及婆婆)觸摸他心愛玩具時,會發怒打人,脾氣很大。有次我提議邀請幾個同齡好友來家玩,他竟說﹕「我唔想佢哋嚟玩,唔想佢哋嚟搶我玩具!」為什麼他有這些行為及想法?應如何教導?


以上情况,可說是小朋友性格發展的問題。3歲半孩子的性格差不多已成形了,他或許真的未懂分享,需要慢慢有耐心地教導。家長可利用以下方法協助他。


利用社交故事,教他如何與人分享自己的物件﹕個案中的小朋友很有「我」、「這是屬於我的物件」的概念,但他不知道可怎樣用及處理這些「我的物件」。其實將自己物件處理好,例如玩完要執拾;又或者跟大家一齊分享玩具,例如一起下棋,這亦是自己處理物件的一部分。


買玩具時 強調和姐姐共享

給子女感受到,別人也會跟他分享﹕例如子女想拿父母的湯匙,家長可強調「我現在正與你分享我的湯匙」;又或者兒子很想玩家姐的玩具時,而家姐又願意,父母可以說「家姐現在與你分享」、「家姐做得好好」等。讓他感覺別人都願意與他分享自己的玩具。而在買玩具前,更要強調這不獨買給他或家姐,而是「買給你們兩個的」,兩個人都可以玩,共同擁有。


多讚賞小朋友﹕他們只是一張白紙,不知道什麼該做或不該做,當他們發覺做了一件事後,家長有好好反應的時候,他就會有興趣繼續做。所以如果孩子能做到分享,應大加讚賞,還要多讚幾次,以及在不同人面前讚賞,令小朋友知道這樣做會很受歡迎及得到讚賞,令他更願意去分享。


先選5件玩具分享 逐步增安全感

逐步逐步來:或許有些小朋友始終不肯與別人分享物件,所以不要立即觸摸小朋友的物品,先坐近一點與他交談,說說這件物品,如「好好玩、好得意,我可否摸下?」,逐步讓他練習別人也可以接觸「我的物件」,他讓你摸的話,你可稱讚他,但要守承諾不要拿走。


安排實習場景:約朋友來玩前,先與孩子商量,例如請他選五件玩具來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讓他感到有安全感,明白「不是所有(玩具)都要拿出來」。讓他放心後,之後再添加數量,逐步學習。


個案中的小朋友應是處於發展未完全的階段,但極端例子有可能是他有自閉傾向,如他少說話、自己玩、不給人玩等。如家長擔心小朋友的表現,可以再進一步留意其眼神接觸、是否很不喜歡與人相處等。如小朋友在性格發展上有困難之處,建議尋找專業人士評估及協助。


資料提供﹕聖公會聖基道兒童院健苗軒服務督導主任(註冊社工)陳香君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