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天氣轉冷,有些動物會冬眠,有些候鳥則為了避過嚴寒而從老遠的地方飛來香港。小朋友活力充沛,當然不要躲懶做隻冬眠小烏龜!趁着這個季節到香港濕地公園,探望這班難得一見的候鳥朋友,認識牠們多一點。
每年冬季,毗鄰米埔內后海灣拉姆薩爾濕地的香港濕地公園,都吸引到大量候鳥由北方遷徙至香港度冬,公園亦適時推出一連串好玩活動,讓大家輕鬆地認識各種候鳥。除了講解為主的導賞活動,小朋友亦可參與各個趣味工作坊,例如候鳥摺紙、水墨畫工作坊等,寓學習於娛樂。
觀鳥的最理想地點,是走到觀鳥屋內,安靜地欣賞各種候鳥的美態。觀鳥首要有耐性,往往要等鳥兒們飛到我們視線範圍才看得到;而觀鳥屋與鳥類活動範圍也有一定距離,大家可利用屋內的望遠鏡或向濕地公園租借望遠鏡,更清楚地觀察各種候鳥的形態。
濕地精彩活動
(1)冬日鳥類萬花筒製作班
如果人類好好保育生態環境,雀鳥的世界一定更色彩繽紛!這個製作班讓小朋友發揮創意,透過填色、剪貼等小技巧,親手做出別具一格的萬花筒,既可留為紀念,還可藉此向親友傳揚保育信息;工作坊亦包括鳥類講解環節。
日期﹕明年2月9日(周日)及3月8日(周六)
時間﹕下午2:00或3:30(每節約1小時15分鐘)
地點﹕香港濕地公園資源中心
對象﹕8歲或以上。12歲或以下小童須家長陪同
名額﹕每班35人
費用﹕免費(需付香港濕地公園入場費)
網上報名﹕http://www.wetlandpark.gov.hk/tc/whatsnew/detail.asp?newsRcID=1115
(2)雀鳥遷徙定向遊戲
當我們進入濕地公園後,可到訪客中心詢問處免費索取一張遊戲卡,然後大家便化身候鳥,按卡上的指示,到不同區域尋找休息點,就好像候鳥需要停留下來棲息一樣。每個休息點都有一條關於候鳥的問題,只要在遊戲卡上選對答案,完成後交回詢問處,答對便可獲得小禮品一份。
活動日期﹕即日至明年3月31日
香港濕地公園
開放時間﹕上午10:00至下午5:00(周二休息,公眾假期除外)
門票收費﹕成人$30,3至17歲小童$15
查詢﹕3152 2666
網址﹕http://www.wetlandpark.gov.hk
五大鳥明星
最珍貴﹕黑臉琵鷺
特徵﹕擁有長而呈匙狀的嘴,加上黑色的臉
最燦爛笑容﹕反嘴鷸
特徵﹕最大特點是往上翹的嘴,雙腿十分纖長,身上羽毛黑白分明
最活潑﹕北紅尾鴝
特徵﹕褐色羽毛,翅膀上有明顯的白斑
最威風﹕蒼鷺
特徵﹕羽毛主要由黑、白、灰三色配搭而成
最堅毅﹕彎嘴濱鷸
特徵﹕嘴黑色,細長而向下彎,身體為淡褐色,背部有黑白色斑點
閱讀大自然
延伸閱讀:《我看見一隻鳥》
作者及繪者﹕劉伯樂
出版社﹕台中巿政府文化局、青林國際出版公司
內容簡介﹕小女孩跟媽媽到台灣大坑風景區郊遊時,發現不少雀鳥的蹤迹。繪者透過細緻的觀察、精練的筆法,把不同雀鳥的面貌栩栩如生地描繪出來;此書獲得第三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首獎
劉伯樂早前來港,跟小朋友和家長分享觀鳥體驗。他表示,自己的孩子已經長大成人,但他們小時候,每年春節前一家人從台北返回中部的家前,都會特地到山上走走,或是到郊外露營觀鳥。他認為,毋須把觀鳥看成很特別的活動,也不用特意準備什麼,因為在大自然,你隨時隨地都可以看到不同的鳥;但有時也可能跟牠們遇不上,所以毋須煞有介事地跟孩子說要觀鳥,否則如果孩子看不見,自然會失望。
劉伯樂表示,家長帶孩子到郊外前可做些功課,例如翻翻百科全書,或者看一些鳥、植物的照片,知道一些基本的介紹資料;如果事前沒有準備,回家後也可以找些資料補充看看。劉伯樂認為帶孩子到外面玩,其實也是閱讀的一種,是真正地閱讀大自然,不一定要硬性規定他們讀書。
小模特兒﹕Jaffee
文﹕顏燕雯
編輯:林韻兒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