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微電影不硬銷 Prada用心踩過界長青網文章

2013年12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2月26日 06:35
2013年12月26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Prada從來不止是時裝品牌,Miuccia Prada早就帶着Prada跨越藝術、建築及電影等範疇,呈現出Prada代表的一套生活哲學。品牌名為Prada Classics的藝術文化企劃就是為了表現品牌於藝術、建築及電影的另一個面貌,最新的合作就找來美國名導演韋斯安德森操刀拍攝電影小品Castello Cavalcanti。雖然是宣傳招數,但Prada令人驚喜佩服的地方就是每次都做得不像宣傳。


近年不少品牌都以微電影作宣傳技倆,但作為high fashion品牌,做出來的電影總有一定排場,明星導演兼受歡迎的男女主角少不了,場面或呈現出來的感覺偏向夢幻華麗,男女主角也是大篇幅地穿戴品牌衣服配飾在鏡頭前大擺甫士,畢竟電影的最終目的還是要貼合品牌風格,宣傳品牌的衣服配飾。Prada卻是當中的例外,先不說品牌每季時裝的主題總是有一定深度,已不是每個人看得懂,向來真正了解並喜歡品牌的人都是小眾,衣服以外,品牌每季所拍的廣告片以至微電影也都貫徹其時裝的深度,呈現出來是一個完整故事多於「sell」品牌衣飾,這份心思不是很多品牌做得到。


品牌名僅出現半秒

今次Prada這套電影小品Castello Cavalcanti找來美國名導韋斯安德森操刀拍攝、Jason Schwartzman擔任男主角。電影故事發生在1955年的意大利,男主角駕車不慎撞向耶穌像後便流落到一個古老小鎮,命運交錯地居然遇上了家族祖先,一起吃喝談論家族秘密,連巴士到了也不上了,從而表達家、命運的主題。電影鏡頭的處理、顏色全都帶着濃厚的50年代感覺,呈現出來的就是一套平淡復古的電影,完全不是其他品牌慣有的「大陣仗」。而這明明是Prada出品的電影,事實上卻不怎麼Prada,片長8分鐘的電影居然只有中間半秒時間男主角穿着Prada賽車服背向鏡頭才見到品牌名字。品牌的高招就在於你明明在看Prada電影,它卻不怎麼硬銷,似乎電影本身比宣傳更重要。


酒吧展覽 反傳統跨越藝術文化

這套電影屬於Prada Classics企劃的第三部曲,但跟之前兩部曲卻是截然不同的做法。Prada Classics想做的是以反傳統的手法進軍藝術、建築及電影,將品牌延伸到其他層面。第一部曲是在2008年,品牌與德國藝術家Carsten Holler合作在倫敦開設一家集合音樂、藝術設計及生活風格的酒吧The Double Club,Carsten Holler將酒吧分成兩個區域,一個佈置成剛果,另一個則是西方文化,酒吧的音樂、食物全都是兩個地方的fusion,目的是要做出一個交流平台,融合剛果與西方兩個截然不同的文化,而這樣一個文化交流已超越了一般的藝術合作。第二部曲則是2009年與建築師Rem Koolhaas合作的Prada Transformer跨文化展覽,在首爾打造出可反轉移動的四面體「變形」展館,展館每一面都是為了配合裏面以藝術、建築及電影為主題的展覽。


與電影淵源深厚

這三部曲全都是圍繞藝術、建築及電影範疇,因為Miuccia Prada認為這些一直存在於品牌DNA中。Prada與藝術文化由一開始已息息相關,品牌早在1978年推出行李箱系列時已破天荒在百老匯歌劇中由演員拿着品牌手袋和行李,成功吸引The New York Times拍照報道,讓品牌參與歌劇之餘同時達到宣傳目的。到1995年品牌成立基金Fondazione Prada,支持藝術家們實現夢想,一直以來不斷跟藝術家、建築師、導演合作,當中電影佔了很大篇幅,如2008年品牌與藝術家James Jean和James Lima合作做出動畫短片Trembled Blossoms,品牌去年也與名導演波蘭斯基合作拍了A Therapy的小電影,將品牌衣服融入電影情節中。當然品牌亦為不少電影歌劇設計戲服,還有2012秋冬男裝時裝騷品牌找來Gary Oldman、Adrien Brody等影星行騷,都可見到Prada與電影之間的深厚淵源,Miuccia Prada確實對電影情有獨鍾。


事實上,各大時裝品牌與藝術、電影等跨界別合作比比皆是,多數人看完這些作品後,最後還是關心品牌當季推出什麼衣服配飾,而品牌當然也樂見此結果。但只有Prada做到真正跨界別合作的意義,對Prada來說這些合作不只是brand building的工具,而是有心將時裝延伸到其他範疇。Prada的高招就在於它可以用如此不硬銷的手法宣傳品牌,同時將品牌推向藝術、電影、文化等更高層次。


文 官嘉盈

編輯 鍾家寶

電郵﹕lifestyle@mingpao.com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