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比利時設計師 賦予垃圾另一生命長青網文章

2013年12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2月26日 22:35
2013年12月26日 22: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回收舊報紙舊雜誌對於我們來說或許已達到環保目的,但在比利時設計師Charles Kaisin眼中卻是另一個創作可能,例如將雜誌報紙剪碎做成沙發、桌子,變相延長了報紙雜誌的「壽命」,對他來說,那是比回收存在更大意義的「環保」。


以報紙雜誌做家品

今年的設計營商周以比利時為主題國家,Charles Kaisin是其中一個被邀請來港展示作品的設計師。他生於比利時,於比利時的聖呂克高等建築學院取得建築學碩士後,再到倫敦Ron Arad皇家藝術學院修讀藝術工業設計碩士,其間又去過日本交流,有着如此多元化的背景,跟包容了不同創意文化的比利時確實相呼應。他其中一個標誌設計K-Bench,就是將日本摺紙文化融合蜂巢形狀,做成「能屈能伸」的長椅,雖然只是將舊報紙雜誌或是聚丙烯膠板黏在一起,但其蜂巢結構令軟身物料可足夠承托成人的體重。他也試過用舊報紙雜誌重新包裝桌椅,令它們煥然一新。他的另一作品Hairy Chair,是將舊報紙雜誌剪碎做成沙發,他說這張沙發他已坐了一年,成功將舊報紙雜誌「upgrade」成壽命更長的家品。


循環再造要「好睇好使」

「像這樣的recycling其實是零科技的,每個人都能做到。」Charles Kaisin說,他總是在日常生活中尋找靈感,所以報紙、蜂巢、森林都能成為他設計的主題。「我不是在設計,是在玩,所以總是充滿熱誠。」Charles Kaisin注重的是設計的過程,用的材料並不重要,他曾要求學生用皮革、頭髮、帆布等不同質料設計,最重要是做出來的設計有沒有環保意識,能否經得起時間考驗。「我做的可以說是綠色設計,很多人可能會說是upcycling,但我說是recycling,因為有時循環再造不一定是upcycling來的,有時循環再造出來的設計可以是污染物,只為再造而做,但那設計並不能持續下去。」因此他的設計總是堅持原則,絕不能用垃圾再做垃圾。「好的設計應該是嘗試回答問題,又或是提出問題,背後的象徵意義很重要,同時又要實用。我想做到的是設計的一個循環,為我們眼中所謂的垃圾賦予另一個生命,卻同時是有用、有利於生活的。」他說。


在設計氾濫的今日,「好睇唔好使」的所謂設計多的是,其實為地球製造更多垃圾,多少人像Charles Kaisin般倒過來用垃圾設計出實用家品,真正循環再造,造福環境?如他所說,設計的本義從來不在於物料,而是在於設計所要帶出的意思,他提出的問題正是叫我們反思環保的重要。


文 官嘉盈

圖 陳淑安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