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百年印刷商Toppan:數碼化當道 紙媒不死長青網文章

2013年12月2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2月27日 21:35
2013年12月27日 21: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互聯網及智能電話日漸普及,正在改變媒體生態,給傳統紙媒帶來衝擊,間接亦影響到印刷行業前景。在日本已有百年歷史,香港分部也有半世紀的凸版印刷(Toppan)自不例外;但在同行謀轉型下,Toppan卻繼續堅持為本港媒體服務。近年更積極降低成本,除可保障自身毛利,也為客戶提供更多讓利空間。


「只要一日還有紙媒,Toppan便一日都會為紙媒印刷,但我不認為雜誌、書籍等會有消失的一天」,凸版印刷(香港)有限公司(Toppan香港)社長內田俊夫滿懷信心。受媒體數碼化影響,母公司Toppan日本過去3年純利錄得虧損;香港方面,他稱無論是出版數量,或者厚度方面也在減少,顯示媒體數碼化對印刷和傳統紙媒都有衝擊。


材料人力成本高 購新器材慳錢

內田俊夫指出,現時Toppan香港的核心業務仍是傳統印刷,最大成本來自材料和勞動力,這幾年來,公司從3個層面去應對挑戰。首先是硬件投入,從6年前開始,公司斥資70億日圓(約5億港元)左右改善廠房設備,包括購入5部最新的輪轉印刷機,「紙一向是最主要成本來源,新機器大大減少印刷時損耗的紙量,等於降低生產成本;而且新機增加印刷效率,令我們可以在市場上保持競爭力」,粗略估算,每部機可節省至少5%生產成本。


其次,公司這兩年亦推動人材方面的培育計劃,一方面與院校合作培育新血,另一方面也提高現有員工待遇及提升技術。內田俊夫解釋,印刷是一門講求經驗及技術的行業,不持續添入新血,技術出現斷層,便會降低產品質量。


伙院校培育新血 積極提升技術

此外,內田俊夫又稱,由於Toppan是跨地區企業,可透過大量採購降低原材料成本,令公司可進一步提升毛利,亦能給予紙媒客戶更大的讓利空間,這樣公司可擴大客源,紙媒亦能應對衝擊。去年Toppan香港銷售額為600萬美元(約4600萬港元),內田俊夫希望,透過上述措施,2015年可增長15%至20%。


對於行業前景,他始終保持樂觀:「文化不會消失,而現時數碼化、電子書,只是以另一種形式去傳遞文化,現時也有不少是先以電子形式出現,之後再印刷成書的例子,所以實體刊物始終有需求」。


明報記者 陳子凌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