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一周經緯﹕日本對侵略歷史的三種態度長青網文章

2013年12月2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2月29日 06:35
2013年12月29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參拜供奉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引起中韓激烈反彈。向來左右中日韓三國關係的歷史問題再次成為焦點。筆者近月旅居日本期間參觀了一些二戰相關展館,這三個態度迥異的展館,正可顯示日本對歷史的三種不同態度。


昭和館「選擇性遺忘」

位於東京九段下的昭和館或最能反映一般日本人對侵略史的態度。昭和館顧名思義便是展示昭和時代的日本社會,當中又以戰時的艱苦生活篇幅最為詳盡。參觀者除了可以一睹戰時平民配給的物資外,又可感受空襲期間的緊張,資料雖然豐富,但當中一大片空白顯然易見:為什麼日本會捲入戰爭?


日本社會對二戰最刻骨銘心的記憶,當然非廣島和長崎原爆莫屬。至於日本為何會捲入戰爭、如何加害其他國家,則一概付之闕如。但有意思的是,這種「選擇性遺忘」卻不見於原爆受害者廣島身上。


廣島和平紀念資料館對原爆慘况當然有細緻動人的描述,但「原爆前的廣島」以及「邁向和平」兩部分的展覽卻反映廣島對戰爭禍害的透徹了解。展覽對廣島以至日本在二戰所扮演的角色有公允的論述,沒有迴避廣島上世紀在軍事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更加沒有迴避日本對其他國家帶來的苦難。


廣島正視南京大屠殺

尤值得注意的是一張廣島市民慶祝南京淪陷的圖片。說明文字道:「相信日中戰爭是聖戰的廣島市民,參加巡遊慶祝。但在南京,日軍卻在屠殺中國人。」隨後再付上一段附註,稱南京大屠殺死亡人數紛紜,有數萬以至十萬之說,中國方面則估計有30萬人。


要知道,南京大屠殺在日本一直是爭議課題,廣島這段文字不可謂不驚人。網上一些日本右翼網站便一直批評,廣島這樣渲染日軍暴行,是否要說廣島遭原子彈轟炸是「活該」的呢? 靖國神社的遊就館便是典型日本右翼史觀的佼佼者。以侵華戰爭為例,遊就館不斷強調日本對中國百般忍讓,但在中國「挑釁」及「煽動反日情緒」下,日軍才「反擊」。日軍1937年攻陷南京後,更是「軍紀嚴明」,南京大屠殺當然隻字不提。


靖國展典型右翼史觀

右翼史觀固然最廣為華文傳媒注意,但更多日本人對二戰史抱着不聞不問的態度,這種態度卻正中右翼政客的下懷。


當日本傳媒充斥着中國軍事威脅、中國對安倍參拜靖國的強烈反應等報道時,不了解過去歷史的日本人只會覺得中國老是找日本麻煩。在日本,像廣島和平紀念資料館這樣公允對待歷史的態度還是太少。


林康琪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