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急症室求診者10年回升兩成長青網文章

2013年12月3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2月30日 21:35
2013年12月30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公立醫院急症室2002年起實施100元收費,翌年即令急症室求診人次減少逾兩成,但10年之間,醫療服務通脹兩成半,私家診所收費由百多元增至逾200元,急症室同期收費不變,求診人次逐步回升兩成、至逾220萬人次,貼近收費前的水平。有學者認為急症室加價有討論空間,可令部分非緊急病人轉用其他服務。本報於急症室的問卷調查顯示,受訪逾200名急症室使用者中,六成人接受加價。


根據政府資料,公院急症室收費自2002年底加至100元,翌年求診人次即由238萬下跌23.2%,至183萬,往後也維持在約200萬人次水平,但過去3年已回升至224萬人次,即貼近加價前水平(見表)。


三成接受加至150元或以上

本報記者於本月25至29日,分別到伊利沙伯醫院、廣華醫院及威爾斯醫院等7間公立醫院的急症室,以問卷訪問203名病人或家屬,結果發現,六成受訪者接受加價,原因是了解通脹壓力及政府醫療開支增加,當中最多人認為應加至150元,約佔兩成;其次是加至200元,約佔一成半。


學者:應加至200元

研究醫療政策的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院長阮博文教授認為,急症室加價值得討論,因2002年急症室徵100元收費時,與私家醫生診金收費相若,近年經歷通脹,急症室收費與私家醫生收費距離早拉遠,他認為急症室應加至200元,才有誘因令非緊急病人轉用其他服務。


私家收費水平方面,醫學會2010年調查顯示,當年私家收費中位數為200元。醫學會會長謝鴻興稱,估計因舖租升、通脹等,診金較3年前升一兩成。西醫工會會長楊超發則稱,今年調查約200名西醫,平均診金約250至260元。本報亦比較了11間註冊私家醫院的日間門診服務,收費由150元至590元不等,平均為約240元。


但阮博文指出,加價只能針對「貪便宜那班人」,要長遠解決急症室飽和問題,政府要做好基層醫療配套,包括加強宣傳私家診所的位置及應診時間,及增加老人院舍護理,減少長者到急症求醫的需求。


郭家麒﹕可增非緊急病人收費

立法會議員郭家麒醫生認同,公共醫療成本上升,急症室收費應追回通脹,政府可考慮資助非緊急病人去私家看症,或者調高非緊急病人收費。


不過,香港急症科醫學院院長何曉輝指出,5至10年前,平均每名急症醫生每更可應診25至28個症,隨着服務要求上升及人口老化,看症時間拉長,每更只能看15至20個症,病人輪候時間自然延長,若不解決人手問題,加價亦難縮短輪候時間。


關注病人權益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認為,加價非好方法。過去10年急症室使用量雖有增長,但同時人口亦有增長及老化,實際上有醫療需求,政府應加強教育市民,減少在非緊急情况使用急症室。


明報記者 梁杏怡 陳穎欣 周翠怡 黎婉嫻 冼韻姬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