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美國聯儲局明年1月展開退市,反映當局認為美國經濟轉強,可逐漸減少買債。《金融時報》稱,如無意外,美國需求恢復有助環球出口,不過明年經濟機中有危,歐元區的復蘇仍然脆弱,與美國同樣可能受通脹下滑的威脅,部分新興經濟體則可能繼續有資金外流,進一步突顯經濟結構改革的需要。
《金融時報》稱,新興經濟體較大的危機可能來自政治動盪。過去一個月,泰國、烏克蘭及土耳其等都有反政府示威,對政經狀况表達不滿。歐元區的經濟增長仍然疲弱,法國及意大利這些區內大型經濟體的改革步伐備受質疑。儘管歐元區和美國的經濟活動有所增加,不過薪金增長停滯不前,令通脹增長乏力。加上中國經濟改革仍充滿變數,令明年經濟面對重重考驗。
美經濟加速預測 多次落空
過去4年,很多分析師都錯誤預期美國經濟將快速增長,惟當地增長不算顯著,2010年增長為2.5%,2011年為1.8%,去年為2.8%,今年則接近2%。市場如今再次預期,美國明年增長將會加快,而且對美國經濟的信心比以往幾年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稱,經濟增長加快,失業率回落,令當局更看好明年美國經濟。
這種樂觀看法源於不利美國經濟增長的阻力減少,例如家庭債務減少令民眾可以再次借貸、美國兩黨就未來兩年的財政預算達成協議避免政府再次停運,加上歐元區的經濟漸趨穩定,都有助美國經濟。
歐欠改革匯價強 料續量寬
歐元區如今從債務危機逐漸恢復,歐央行估計明年經濟增長1.1%,失業率仍接近12.1%的紀錄高位,相信不會顯著回落,不過通脹將遠低於歐央行訂定的2%目標,經濟進展很大程度繫於企業投資和內需,尤其是區內最大經濟體德國。惟區內其他大型經濟體缺乏改革,情况令人憂慮。此外,歐元區銀行體系仍然脆弱,有需要加強監管,而歐元走強卻妨礙出口競爭力。歐央行目前只是以減息,或提供更多低息長期貸款刺激經濟,部分市場人士估計,歐央行明年將展開量寬(QE)。
中國方面,隨着主權交接已定,預期政府明年將推行更多市場化改革,並限制地方政府債務累積。市場對這些改革計劃態度正面,但預料實行時將面臨不少挑戰,經濟增長可能視乎改革的力度,改革難度愈大,經濟增長愈困難。
日加銷售稅 經濟仍有望復蘇
此外,日本明年4月將銷售稅由5%增至8%亦可能對經濟造成損害。彭博通訊社訪問的經濟師預期,第二季內需將比首季減近一成,令經濟以年率計收縮近4%。不過《金融時報》認為,日本政府今年的財政及貨幣措施對經濟有莫大助力,料這些措施明年仍會發揮作用。
至於過去大半年在聯儲局退市陰霾下經歷股匯動盪的新興市場,在明年退市正式啟動後,料不會重演今年的拋售潮,不過市場仍關注這些經濟體的結構改革。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