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健康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納米刀治療癌症尚處於起步階段,技術未完全成熟,中大醫學院影像及介入放射科教授余俊豪提醒,施行納米刀手術須做全身麻醉,有一定程度風險,另手術期間有可能引起心律、血壓失常等副作用,故不適用於患心律不正或高血壓的病人。
他續指出,本港完成亞洲首個皮穿刺納米刀臨牀個案,而部分歐美或台灣學者礙於三維影像掃描技術未成熟,故以開刀方式進行手術,但開刀對患者傷害大、復元期久,皮穿剌技術較優勝。
他表示,歐美已開展納米刀人體臨牀試驗2至3年,共完成約2000多個皮穿刺或開刀臨牀個案,另台灣亦完成20多個開刀個案。因各地研究或試驗方法有異,故相關數據較參差,以術後的復發率為例,余指出:「部分(醫生或學者)說病人可達到零復發,亦有部分表示仍有可能殘留腫瘤。」他強調,一項新的醫學技術至少須8至10年才成熟,現難精準預計療法效果,以及何時可廣泛應用。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