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硬頸不服從 責罰反效果(5-8歲)長青網文章

2014年01月0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1月01日 06:35
2014年01月01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7歲兒子自尊心太強,平日做錯事或成績不理想,就算被我和丈夫罰和罵亦「笑晒口」,令人感覺不認真不知悔改,亦不尊重我們,很無奈。他在功課上亦很有主見,不聽勸告,不肯改正。我可怎樣改變他這「硬頸」、不聽話的性格?


以上個案,兒子在學習及做功課方面不肯聽意見及「硬頸」,令家長很頭痛及無奈,面對這個情况,可以有兩個處理方法。首先,父母較兒子更緊張及重視學習,他們希望兒子能主動進取,然而兒子態度卻叫父母失望及不能接受,因此家長要想想可否用其他方式提升其自發學習的興趣及動機,例如配合獎勵及正面提醒等。


做錯功課自我承擔

另外,兒子在做功課過程中不小心做錯,家長會罰及罵,但其實讓他自己承擔後果也很重要。面對子女功課上出錯或不肯改正,家長不用太緊張,讓小朋友自己承擔後果,包括可能要留堂、補做、更正,成績不好甚至要重測等。


這可使他們學習到如要避免惡果,自己必須付出努力,那他們的態度會較小心及謹慎。


此外,家長也要明白6、7歲的小朋友的成長需要,升小學對小朋友來說是重要的里程碑,他們覺得大個仔了,很多時候不喜歡跟大人的意思,亦想獨立自主一點,家長便認為他們對每樣事的自信心太強,這正正反映在這個成長階段上,他們慢慢學習建立起自我形象,於是便想「自己話事」。


關係緊張 改變更困難

家長其實不用太擔心,在這階段,最好避免彼此爭拗,家長應留意自己處理問題的態度及方法,以上個案的家長會用罵及罰等的威嚇及權威的方式,令兒子屈服及聽從,然而有部分「硬頸」的小朋友,會意氣用事,於是更加固執及堅持己見。上述提到兒子面對罰和罵時是「笑晒口」,代表了他已習慣父母用這種形式管教。要改善兒子的態度,父母應該適當地跟他傾談,知道他的想法,而不是只告訴他應該或不應該做。


有部分家長在小朋友心中的形象比較負面,後者會認為「既然你這麼無理,我便索性不理」,因此有反叛及不服從的情况出現。然而雙方關係緊張,想改變子女的學習態度就更加困難了。


資料提供﹕聖公會聖基道兒童院臨牀心理學家陸詠詩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