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冬天北風吹得起勁,入夜後的氣溫更低,有爸媽怕孩子着涼,為寶寶添厚衣、毛氈,甚至出動暖爐、暖水袋、暖包、冷帽等保暖裝備,寶寶快要變成熱騰騰的「裹蒸糉」了。其實,過分為孩子保暖,反而會為他們帶來危機。
香港中文大學兒科學系教授韓錦倫表示,香港屬於亞熱帶地區,冬天不算太寒冷,一般室外氣溫約為攝氏十多度,室內溫度亦普遍較高,只有很少時候出現低於10度以下的氣溫,相對外國的冰天雪地,香港的冬天其實十分和暖。「初生嬰兒多數待在室內,不會有『冷親』的情况,反而經常有穿太多衣服、蓋太多被,被牢牢包裹而『焗親』,嚴重者甚至因而猝死。」他接觸不少個案,家長以為嬰兒在冬天發燒不適而求診,其實是孩子穿上過多衣物,但為安全起見,醫生必須為寶寶進行檢查,這樣,對醫生、家長及孩子也帶來許多不必要的負擔。
家中:被蓋至胸 多量體溫
在一般的冬日,韓錦倫表示家長不用特意開暖氣,因為嬰兒睡在牀上,四邊有牀墊和圍欄,很少會被冷風直接吹到。「為孩子穿上一兩件衣服,蓋一張被子就足夠,如果天氣轉涼,可多加一件輕巧的薄被子。為免孩子轉身時被子蓋着頭引致窒息,被子只宜蓋至嬰兒胸部,包裹上半身,並讓雙腿可以自由活動。」此外,嬰兒應該睡在堅實、平坦的嬰兒墊,不用特意墊毛氈。
部分家長或會主觀地認為孩子感到寒冷,不自覺地為他們過量添衣。如果擔心孩子過冷,他建議家長可為寶寶探體溫。「一般介乎36.5至37度屬正常,體外的溫度會低過體內,故以電子探熱器量度耳朵溫度,測量得出的體溫會低一點,家長毋須太在意。」此外,他又建議,在家中不用為嬰兒戴帽和手套或使用暖水袋等,穿上棉質襪子已足夠。
外出:棉帽蓋頭 避直接吹風
至於外出,韓錦倫指孩子上街時,穿適當及適量的保暖衣物便可,若颳起大風,宜添加可擋風的帽子,免讓大量冷風直接吹到孩子臉上,特別是臉上患有濕疹者,這樣可減少不適,而帽子質地以棉質最佳,不宜選用毛冷等質料,以免刺激濕疹肌膚。
有家長亦會在孩子衣物上貼保暖貼,香港城市大學生物及化學系教授林漢華指出,這類暖包、暖貼,一般含有鐵粉,它們利用鐵粉暴露於空氣中而產生氧化,過程中會產生熱力,令熱力持續數小時。有保暖貼包裝顯示暖包平均溫度為攝氏53度,林漢華表示此溫度會令人感到和暖,但未至於灼傷,不過他提醒,最好不要直接貼在皮膚上。
慎用含鐵粉保暖包
不過,他不太建議年幼孩子使用保暖包或貼,若真的使用,必須留意正確的使用方法,不可視之為玩具。「若果小朋友撕開暖包玩耍,不慎將鐵粉吸入體內,有可能出現不適。雖然鐵粉比水銀、鉛、鉀等重金屬安全,但吸入細小及帶磨損性的鐵粉,或影響呼吸道及肺部。」
【家長分享﹕兒子怕熱多過怕冷】
余太育有4個月大的兒子熹諾,她說﹕「香港冬天不太冷,他睡在BB專用睡袋就足夠,我反而怕他熱,之前夏天,他曾因太熱而哭起來,我抱起他時,發現他的背部出汗濕透。現時熹諾沒太多頭髮,如果天氣轉冷,會考慮為他戴上帽子、穿羊毛底衫,而香港冬天總有一、兩天特別凍,那時才開暖爐吧。」
小模特兒﹕Harald Hui
文﹕顏紫燕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