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開放准入 推動內地經濟長青網文章

2014年01月0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1月02日 06:35
2014年01月02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在各大外資大行中,德銀對2014年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測是最樂觀的,達8.6%。馬駿認為,三中全會對中國經濟最有影響力的改革措施是「放開准入」,若開放力度夠大,可以讓內地經濟在今後一兩年都保持向好勢頭。


「除了周期性因素總體有利於經濟復蘇外,只要准入開放的力度足夠大,能夠吸引幾千億民間資本進入鐵路、地鐵、醫院、新能源、環保等內地十分短缺的領域」。馬駿認為,加大准入開放不但不會加劇產能過剩,還能通過增加供應,在某些領域抑制通脹。


估今年GDP增8.6% 全城最樂觀

2013年下半年以來,雖然經濟開始企穩回升,但市場對中國經濟今後是否會因為去槓桿而重新放緩的擔憂不斷增加。馬駿則認為,若開放准入力度夠大,就能對冲地方融資金平台去槓桿所導致的經濟下行壓力。解決地方融資平台問題,重點應放在發行地方政府債、城投債,變現部分國有資產,要求地方政府拿出部分財政收入,中央給予部分轉移支付等等財政手段上,而非簡單用金融手段緊縮。


作為本輪經濟改革開放的新窗口,上海自貿區的重要性足以成為中國在全球經貿體系中贏得話語權的籌碼。


馬駿指出,上海自貿區的負面清單還十分長,政策上應該以更加積極的態度推動對外開放,大幅度縮短負面清單,爭取加入包括跨太平洋伙伴關係協議(TPP)在內的新一輪高標準國際自由貿易協定,從而倒逼內地改革,加快服務業發展。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