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區諾軒﹕檢討政策就不應抽刃新移民長青網文章

2014年01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1月03日 06:35
2014年01月03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若問去年泛民主派最為可惜的事,非左右撕裂莫屬。我開始懷疑,無論支持終審法院判決與否,彼此主張可能沒很大分歧。


人道關懷與人口控制,決非非黑即白。認同者認為政府有責任為弱勢提供基本需要,是履行國際公約及人道價值的措施;不滿者擔心移民政策過度寬鬆,為何不能像其他國家接納新移民,先要他們證明能自立生活。可惜不必的二元對立,卻使族群情緒,覆蓋尋找合理的來港制度的討論。例如有些說法將新移民簡化為來港只為福利(但無視不少新移民從事很多基層厭惡性行業),聽到判決便說交稅、問其貢獻多少。我倒想分享Michael Sandel在《What Money Can’t Buy》的一則內容:有些人曾提出向國家付鈔拿移民權好了,這便可區隔優質人才來;又或應按各國發展程度配給接收難民、新移民數目,不願接納的國家可出售配額,需勞動力的國家可購入配額解決問題。


Sandel指出,這看似很合理但用錢衡量移民問題,結果可能像遲到罰錢一樣,本來覺得內疚,卻因付鈔而不再考量遲到的後果,反而更多人遲到。若認為移民陸沉香港,應同樣反對投資移民,他們正是付鈔——這群人可能正是紅色資本,買入多個新樓盤,造就地產霸權,大手消費,間接推高通脹的元兇。但我又看不到坊間有異議,卻把問題集中在弱勢新移民上,把履行基本責任矮化為市場價值之有無,真的是理想的人口控制?


以什麼標準檢討移民政策,不論左右,需要認真思量。在實踐人道援助間檢討綜援申報、鼓勵就業,沒異議的。只見奸佞之士,利用大小議題分化泛民獲利,最終使民主運動落入無謂的內耗鬥爭之中,甚覺惋惜。


(不是左右,而是中港•之二)

作者是民主黨南區區議員、左翼21成員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