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拍劇成本高 未必「收得」長青網文章

2014年01月0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1月05日 06:35
2014年01月05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Netflix成功之處除了迎合到科網潮流外,「轉身快」亦是集團優點。


由於集團主要收入,來自用戶的月費,留着用戶非常重要。目前Netflix其中一個主要對手,是在2011年收購網絡電視商LoveFilm的亞馬遜,並要面對其他科網巨頭Google及Apple的挑戰。故此,Netflix投入逾1億美元,自行製作26集的描寫美國政壇黑暗的電視劇《House of Cards》(《紙牌屋》),去吸新客及留舊客。


播《紙牌屋》 Netflix訂戶增千萬

根據集團公布,播放上述劇集後,全球訂戶數短短1年內大增1000萬戶至逾4000萬戶。本地的港視(1137)本身為做電視台去準備,以拍劇為主,即使與Netflix一樣,同樣用網絡播劇,但本質上有所不同。實際上,雖然近年買劇成本急增,但拍劇開支亦不菲。香港藝人如林峯、佘詩曼在內地拍劇,每集片酬便高達20萬元人民幣。


拍劇增獨特性 買劇易控成本

瑞穗證券電訊分析員盧銘雄指出,Netflix要拍劇是因競爭者增加,需要透過獨家劇集吸客,「外購劇集,意味着競爭對手亦能夠播放,但拍劇有獨特性」。不過,他認為拍劇的風險較買劇為高,因買劇可以「有數得計」,「拍出來不一定收得,但買劇可以選擇有口碑的。」


AMTD證券業務部總經理鄧聲興稱,買劇不一定要買最貴,但自己投資如廠房、器材等固定投資,「為何亞視經營多年持續蝕錢,因要維持新聞及一般日常開支,故自家製作的風險不小。」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