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美網絡電視成功 港視有得做長青網文章

2014年01月0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1月05日 06:35
2014年01月05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網絡電視崛起,改變觀眾的看電視習慣,令傳統電視業受到甚大挑戰,尤其是智能電話、平板電腦盛行下,觀眾更很少「坐定定」在電視機前。太平洋彼岸的美國網絡電視商Netflix,過去1年備受投資者追捧,股價大升逾2.8倍。至於本地的香港電視(1137)在失落免費電視牌後,去年底亦轉攻網絡電視,有分析認為港視有力殺出血路。


1997年成立的Netflix,原先主打網上租賃DVD業務,購入電影或電視劇的播放權後,可讓客戶租借,並在短時間內寄送影碟到客戶家中。其後集團在2007年將業務版圖拓展至網上,利用串流技術(streaming),供用戶在電腦、家用遊戲機及智能電話等設備上,即時收看節目,而每月任看月費僅為8美元(約62.4港元)。


Netflix月費62元 手機電腦可收看

由於「食正」科網熱潮及用戶觀看習慣改變,Netflix全球用戶數於2013年10月有逾4000萬戶,而去年第3季純利,更按年大增3.2倍至3182.2萬美元。


不過,Netflix不止買劇播放,去年更自家製作人氣政治電視劇《House of Cards》(《紙牌屋》),為集團帶來新的盈利增長點。結果在2月放映前,股價兩日內一口氣抽升64%,其後繼續受投資者追捧,過去1年股價升逾2.8倍,而歷史市盈率更達到210倍。


香港電視(1137)去年10月不獲發免費電視牌後,改變踏上網絡電視之路,去年底宣布收購中移動香港的流動電視牌,準備在大氣電波及網上播放劇集。雖然2014年7月才開台,而主席王維基亦不敢保證,可以即時有錢賺,但美國的Netflix的成功例子,足以讓市場無限憧憬。


鄧聲興:港人早有手機追劇習慣

AMTD證券業務部總經理鄧聲興稱,網絡電視在香港絕對「有得做」,因本地已有不少人習慣使用手機及電腦追劇,「我相信王維基有辦法搶到市場份額,其實買港視是買人,多過買其他因素」。他又指出,目前雖難以估計港視的盈利表現,但網絡電視的概念仍然當旺。


分析:更針對性播廣告 利收入

瑞穗證券電訊分析員盧銘雄表示,由於香港的寬頻網絡滲透率高,在本地發展相關業務大有可為,而廣告收入亦不容忽視,「網絡電視商透過收集觀眾看劇的習慣,可以針對不同的客戶群去播放廣告」。他表示,這種廣告模式是其中一項利好因素,在針對特別客戶群上,較傳統電視播更佳。


明報記者 岑梽豪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