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Bitcoin」如果意譯,可以譯成「小不點兒的貨幣」,媒體一般譯作「比特幣」,坊間視之為虛擬貨幣。虛擬本身沒有什麼大不了,全球主要貨幣價格脫離金本位已有一段日子,基本上沒有什麼貨幣不是虛擬的。小小的比特幣最大的問題是它的波幅(見附圖),2013年11月比特幣價格創了1240元(美元.下同)新高後,近日已經大幅回落,執筆時,比特幣的報價是742元,但是相比2013年初時的13美元,仍是暴升50多倍。
比特幣的發行量估計已經超過1200萬個,中國是全球比特幣交易的第二大市場,僅次於美國。2013年12月初,人行要求第三方交易平台不可以以比特幣為交易貨幣,令比特幣的價格暴跌,一度跌破500元。
投機之外,大家可能更關注比特幣的長遠基本值。要討論這問題,我們首先回到貨幣的三個基本功能:一、交易工具;二、儲值;三、會計單位。
比特幣值1300美元?
美銀美林早前曾經發表過一份報告(下稱「報告」),結論是,比特幣的價格應該在1300元左右。報告認為,比特幣交易方便、保安嚴密,會成為互聯網上的領先貨幣。比特幣的估值,則是根據上面提到的首兩個貨幣功能。
一、交易功能:今天全世界電子商貿的規模大約是1.25萬億,假定十分之一的網上交易會用比特幣交收。消費和貨幣供應量之間的關係,經濟學家稱之為流通速度(Velocity),報告假設為網上貨幣的速度為0.04,換句話說,每一美元的消費就需要4分錢的貨幣來支持。那麼全世界就有超過50億的交易存在比特幣之中(12,500億×10%×0.04),根據這個算法,比特幣的電子商務的價值就是50億。
二、作為跨國的電子貨幣:比特幣的全球匯款工能跟很多跨國匯款公司例如西聯(Western Union)和速匯金(Money Gram)作用相等,以這些公司的市值來做基礎,美銀報告認為比特幣的匯款功能市值是45億。
三、儲值功能﹕從儲值的角度看,比特幣因為先天設計,總發行量不會超出2100萬個,理論上相對起全球量化寬鬆下的其他貨幣,更可靠。報告認為比特幣的作用跟黃金和大額現鈔等沒有利息的儲值工具很相似,相比用美國1986年開始發行的鷹揚銀幣,後者今天的總市值是80億,報告因此提出作為儲值工具,比特幣的價值是50億。
將所有功能加起來,報告認為比特幣的總價值大約是150億左右。以目前的總發行量計算,每個比特幣大約值1300元。
政府打壓 貿易貨幣價值存疑
我對報告的結論很有保留,首先,不同功能的價值是否可以直接相加?此外,用線下的模式來比擬線上(例如velocity)落差很大。再者,比特幣是否會取代其他電子交易方法例如Paypal和信用卡,成為電子商貿的壟斷性貨幣,也是一個很大的問號(試看中國政府近日對它的打壓)。最後,比特幣的成功也就是它的失敗,瘋狂升值令它很難稱職地擔當交易工具和會計單位的角色。
[張宗永 翼之聯想]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