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伊拉克城鎮費盧杰落入親蓋達武裝組織之手,美國2003年入侵伊拉克後重建該國的藍圖搖搖欲墜。有輿論批評,美國入侵令伊拉克成為蓋達溫牀。共和黨參議員麥凱恩(John McCain)則抨擊美國總統奧巴馬2011年錯誤從伊拉克全面撤軍,導致伊拉克再陷亂局。
麥凱恩轟奧巴馬犯錯
麥凱恩與同黨參議員格拉漢姆(Lindsey Graham)上周六發表聲明稱,雖然伊拉克人要為戰略失誤負責,但奧巴馬政府亦難辭其咎。兩人指奧巴馬不顧當地將領反對,堅持全面撤軍,令伊拉克出現真空,讓美國的敵人有可乘之機,成為美國國安威脅。曾以獨立身分參選總統的政治活動家納德(Ralph Nader)則把矛頭指向發動攻伊的前總統小布殊,斥其摧毁伊拉克。
美國2003年入侵伊拉克,雖然很快便推翻薩達姆,但卻觸發伊拉克遜尼派和什葉派血腥教派衝突。美軍2004年跟遜尼派武裝分子在費盧杰爆發激戰,傷亡慘重。局勢惡化迫使美國增兵平亂。今次費盧杰落入親蓋達武裝分子之手,自然喚起當年的慘痛回憶。《紐約時報》便稱,近日局面可能令「當年美國侵略所觸發的內戰」慘烈一幕重演。
隨着美軍計劃今年撤出阿富汗,《紐時》警告阿富汗武裝分子或趁機捲土重來,令美國重建阿富汗的努力化為泡影。不過,白宮副國家安全顧問羅茲(Benjamin J. Rhodes)上周六坦言:「派兵介入中東每項衝突,或永無休止捲入中東戰爭,並不符合美國利益。」
綜合報道
麥凱恩轟奧巴馬犯錯
麥凱恩與同黨參議員格拉漢姆(Lindsey Graham)上周六發表聲明稱,雖然伊拉克人要為戰略失誤負責,但奧巴馬政府亦難辭其咎。兩人指奧巴馬不顧當地將領反對,堅持全面撤軍,令伊拉克出現真空,讓美國的敵人有可乘之機,成為美國國安威脅。曾以獨立身分參選總統的政治活動家納德(Ralph Nader)則把矛頭指向發動攻伊的前總統小布殊,斥其摧毁伊拉克。
美國2003年入侵伊拉克,雖然很快便推翻薩達姆,但卻觸發伊拉克遜尼派和什葉派血腥教派衝突。美軍2004年跟遜尼派武裝分子在費盧杰爆發激戰,傷亡慘重。局勢惡化迫使美國增兵平亂。今次費盧杰落入親蓋達武裝分子之手,自然喚起當年的慘痛回憶。《紐約時報》便稱,近日局面可能令「當年美國侵略所觸發的內戰」慘烈一幕重演。
隨着美軍計劃今年撤出阿富汗,《紐時》警告阿富汗武裝分子或趁機捲土重來,令美國重建阿富汗的努力化為泡影。不過,白宮副國家安全顧問羅茲(Benjamin J. Rhodes)上周六坦言:「派兵介入中東每項衝突,或永無休止捲入中東戰爭,並不符合美國利益。」
綜合報道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