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2014投資可留意歐日長青網文章

2014年01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1月07日 06:35
2014年01月07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投資部署,向來重早着先鞭。每逢跨年之際,不少大行都會發表策略報告,展望來年投資形勢。雖然大行之言,未必皆宜盡信,但是其動用大量資源炮製的分析研究,仍然有一定參考價值。散戶較常關注的目標價,其實可有可無。須知道做生意就是充滿變數,一盤「變幻原是永恆」的生意又如何能確切訂出有小數點的價值?想通此點,便會明白其參考意義其實不大。


大行報告只宜作參考

大行報告的主要作用,在於了解報告內容的思維邏輯、支持論據,幫助了解該行業及公司。不過,作為市場賣方,大行要完全不偏不倚,幾乎無可能。因此在投資市場,盡信書不如無書,批判思考最重要。


展望2014年,已發展經濟體有望自2008年金融海嘯後,全體步入復蘇,儘管步速緩慢且脆弱。通脹很可能會穩定地保持低水平。由於復蘇勢頭脆弱,各國央行應該會維持寬鬆的貨幣政策。美國只會慢慢減少買債規模,不少金融機構估計至少要到2015年才會開始加息。


美企增長回落 中國還看改革

美國標普500去年升幅達三成,投資者關心的應是升幅仍會否持續。如果純粹看VIX波幅指數或市盈率等指標,目前應該還沒出現泡沫爆破前的迹象。不過,2013年第三季企業盈利只增加392億美元,較第二季的增加668億美元減少四成。假如盈利增長的勢頭不斷回落,目前的大市估值能否維持下去?


中國的投資主題毫無疑問是三中全會後提出的各項重大改革。中國股市「熊霸天下」,其中一原因是政策前景不明朗,例如金融改革方面,導致投資者信心不足,裹足不前。現在不明朗因素掃除,唯一能提振股市的,就是要看各項改革具體落實的程度。改革在造出新的受益者之前,一定會觸動舊有的既得利益者。究竟A股會否預期出現價值重估,而重估的幅度能彌補短期企業盈利受壓的影響?大家不妨拭目而待。


港股仍屬「選股不炒市」

香港股市這年暫時缺乏明顯方向,相信市場應會繼續「選股不炒市」的策略。去年不少股份大幅跑贏大市。今年值博率較高的板塊相信是科網股,非銀行類金融及保健醫藥等。 「有智慧不如趁勢」,投資者宜選強勢板塊加強勝算,不過同時亦宜注意注碼作風險管理。今年市場普遍對本地樓市一致看淡,有專家更看跌30%至40%。香港股樓唇齒相依,若果事實真如預測,今年股市看淡因素更增一層。


除了本地的股市,投資者亦不妨多留意海外市場,歐元區復蘇主題,以及日本安倍量寬政策,相信都可以提供給有準備的投資者不少機會。


GNEC投資管理

info@gnec.net

[莫冠業 經管人語]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