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日之間的「外交爭奪戰」從東盟悄然移師到非洲大陸。就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啟程出訪非洲之前,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周一展開了對非洲4國的訪問。昨日王與首站埃塞俄比亞外長會談時指出,不贊成有些域外國家試圖在非洲拉一派、打一派,搞對抗,玩制衡,意有所指。有非洲問題專家指出,王毅的話可以理解為針對日本的表態,但中國對非洲的援助多年來相當有持續性,日本若要抗衡中國在非的影響力,並非「臨時抱佛腳」可為之。
安倍明訪非洲中東7日
王毅前日展開了為期6天的非洲4國之行,在首站訪問非盟所在地埃塞俄比亞期間,王毅在與埃國外長特沃德羅斯(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會面時說:「中國對非洲的援助和合作,沒有任何私利,我們也不會與誰競爭,或者排擠誰。相反,我們主張國際社會各方都應在非洲良性互動,開展合作,共同幫助非洲,造福非洲。我們不贊成有些域外國家試圖在非洲拉一派、打一派,搞對抗,玩制衡。如果僅僅是出於一己私利,藉援助非洲來實現自己所謂的政治意圖,那麼這種合作就太狹隘了,也不能真正獲得非洲的民心。」
王毅此行還將訪問吉布提、加納、塞內加爾等國,其中吉布提是日本自衛隊首個海外基地所在國。中國把新年外長首訪安排在非洲已成慣例,迄今已是第24個年頭。安倍明天也將開始7日的非洲與中東之旅,訪問埃塞俄比亞等國。在王毅作此表態之前,國際媒體對於中日的同時訪非就有解讀指出,安倍此行目的是制衡中國在非的影響。
分析指短期難追中國
社科院西亞非洲研究所副所長張宏明對本報表示,王毅的表態可以理解成針對日本首相非洲之行。張表示,今年日本加大了對非洲的援助,結合安倍去年在亞洲的做法,日本確實有抵消中國在非洲影響的意圖,但相信作用不大。他指出,中國對非洲的援助並非一朝一夕,是從90年代中期開始的持續援助,非洲人應該很清楚,安倍此時的作為是「臨急抱佛腳」。
張說,目前日本希望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非洲作為一個很大的票源,日在政治上有求於非洲,此外,日本也期望在非洲加強能源入口多元化。張說,這或許會對中國在非的資源和市場造成一定影響,但若要造成大影響,「投入就必須相當大」。
海洋局飛機入日防空區
共同社昨日引述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消息稱,當天發現1架中國國家海洋局「運-12」螺旋槳飛機進入日本的防空識別區,飛至距釣魚島約140公里處。航空自衛隊那霸基地的戰機緊急起飛應對,但中國飛機未進入日本領空。
明報記者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