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財務策劃師學會最近在周年會議上舉辦地產論壇,邀得開元集團資產管理行政總裁張一鳴、威格斯集團董事總經理何繼光,以及《明報》地產版主管陸振球,一起分析樓市最新形勢及探討如何作出部署。
開元張一鳴在論壇上指出,自政府推出辣招以後,大大增加了投資物業的成本,尤其在去年初政府再「加辣」,如樓價不能在兩三年內升三至四成,投資物業根本沒有肉食。
辣招下炒樓難賺錢
張一鳴表示,投資物業和買自住樓不同,雖然他極長線仍看好香港樓市,因香港的競爭力仍在,但若選擇在錯誤的時機入市,即在一個周期的頂部買了樓,隨時會一錯再錯,因當樓價調整後到了周期底,已沒有餘力再入市,隨時可能要十多年後才重新見到新的周期頂,但這時樓價才剛剛升回多年前的入市位,也難即刻加碼入市。
「現在樓市處於高位,貿然入市易摸頂,更可能因而錯過兩個周期的機會。相反,若能成功在上一次周期低位入市,現在樓價高企,卻可選擇套現,等候周期低位才大注入市,又或繼續持有作收租,甚至有能力加碼。入市一次對了,靈活性便大增,可以繼續『對』下去。」
他又表示,在美國投資市場有一種說法,指投資意見分兩種,一種是Wall Street的意見(即華爾街精英的意見),另一種是Main Street(大眾)的意見,而後者往往是錯誤的,「現在香港投資精英多預期樓價會調整,但市民大眾多仍相信樓價冇得跌,根據過往經驗,群眾通常是錯誤的。所以現在買樓投資要非常小心」。
低位入市可套現 不宜賣自住樓
不過,張一鳴指雖然他認為香港樓價調整的機會不低,但不贊成隨便賣掉自住樓,「因總要有樓住,且也會存在若辣招最終未能通過,樓價可能急升三成的風險!」
辣招減內地買家 遏抑樓價
威格斯何繼光也表示對香港一般住宅的前景有保留,認為宜靜觀其變。他指出,「近年不少內地客來香港買樓,高峰時比例佔香港樓買家超過一成,但自從政府推出加辣招後,內地客比例也已大減,對樓價構成遏抑作用。」
何繼光指出,其實港人也可反過來北望神州,在內地尋找投資物業機會,如覺得一線城市如北京和上海等樓價太貴,也可選擇在二三線城市買樓,因這些地方的樓價仍有水位,不妨留意。
長線可投資二三線區舖位
他又表示﹕「香港住宅現時固然一潭死水,但若從長線角度出發,一些二三線地區的舖位仍有投資價值,比如在西環的民生舖位,可受惠港鐵西區支線快落成的效應,又如以往較少人留意的新界西北區屯門等商舖,因往返市區交通條件大為改善,且也有接近內地的利好因素,都是值得研究有否機會入市的。」
明報記者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