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繼美國化妝品生產商露華濃(Revlon)決定退出中國市場後,法國化妝品巨擘歐萊雅(L'Oreal)亦宣布,旗下大眾化的化妝品牌Garnier將退出中國市場。
歐萊雅致代理商的聲明稱,Garnier品牌撤出中國市場是「艱難的決定」,但為部署未來發展和鞏固歐萊雅在市場的領先優勢,公司選擇專注於兩大表現較佳的品牌——巴黎歐萊雅和紐約Maybelline。Garnier在中國佔集團整體銷售比例不超過10%,被視為「非主流品牌」。
繼美國露華濃再有外資撤出
據報,受影響的Garnier中國區員工超過100人,涉及管理、銷售等部門,歐萊雅將為員工提供調職以供過渡。
由於露華濃早前才宣布撤出中國市場,引來業界揣測平價化妝品是否在內地迎來嚴冬,或可能面臨洗牌。業界分析,Garnier失敗有兩大因素,除了品牌定位模糊外,國產品牌中同等價位的品牌崛起,也令Garnier喪失競爭力。根據歐萊雅第三季報告,中國是歐萊雅第3大市場,市場份額達17%,儘管市場發展仍有動力,但開始放緩。業界人士指出,面對內地銷售增長緩慢,業界開始檢討品牌組合,以集中發展增長最快的品牌。
歐萊雅致代理商的聲明稱,Garnier品牌撤出中國市場是「艱難的決定」,但為部署未來發展和鞏固歐萊雅在市場的領先優勢,公司選擇專注於兩大表現較佳的品牌——巴黎歐萊雅和紐約Maybelline。Garnier在中國佔集團整體銷售比例不超過10%,被視為「非主流品牌」。
繼美國露華濃再有外資撤出
據報,受影響的Garnier中國區員工超過100人,涉及管理、銷售等部門,歐萊雅將為員工提供調職以供過渡。
由於露華濃早前才宣布撤出中國市場,引來業界揣測平價化妝品是否在內地迎來嚴冬,或可能面臨洗牌。業界分析,Garnier失敗有兩大因素,除了品牌定位模糊外,國產品牌中同等價位的品牌崛起,也令Garnier喪失競爭力。根據歐萊雅第三季報告,中國是歐萊雅第3大市場,市場份額達17%,儘管市場發展仍有動力,但開始放緩。業界人士指出,面對內地銷售增長緩慢,業界開始檢討品牌組合,以集中發展增長最快的品牌。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