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吳太和丈夫今年分別為35歲和46歲,他們希望在15年後退休,之後移居英國,但不知道該如何部署。其實,以他們每月5.3萬元的盈餘,和逾1000萬元的資產值(包括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在預備移民和退休方面應該綽綽有餘。
首先,來信並沒有說明吳太和丈夫是否已經入籍英國,倘他們未有在當地長期生活的權限,而又想退休後移居當地,或可考慮申請投資移民。兩人現時於內地做生意,需經常往返中港兩地。
英股回報低 買英鎊高增長基金
根據來信提及的資料,撇除供樓開支,吳太每月的平均開支約為3.7萬元。假設他們想在退休後維持此生活水平,並假設退休前後之年通脹率為平均3%,和退休後投資年回報為5%,則在15年後他們退休之時,約需退休資金718萬元(上述計算參照香港統計處公布的男士、女士的平均壽命)。
至於投資組合方面,要考慮匯率的元素。因為倘在英國生活,用的是當地貨幣,倘屆時才將港元資產兌換至英鎊,會牽涉一次性的兌換風險。最差的情况是,兌換時英鎊強勢,則港元之購買力會減少。
要對冲上述匯兌風險,一般有三種方法:一,直接投資當地貨幣,由現在起分段吸納英鎊。二,購買英國股票基金,使資產與當地經濟掛鈎。三,在將近退休之時,將手頭的港元資產分批兌換成英鎊,以減低一次過的匯兌風險。
上述方法一、二的共通點是回報偏低。購買英鎊的息率回報有限,英國經濟在金融海嘯後未完全復蘇過來,買英國股票基金亦未必是好選擇。因此,筆者建議吳太在投資組合中,加入一些以英鎊計價的高增長市場基金,並在退休前後逐步將港元資產兌換英鎊。
月供4萬儲蓄 三成英鎊七成美元
根據吳太提供的資料,在扣除必要開支後,每月剩餘約5.3萬元,筆者建議她用當中的4萬元,建立全新的月供基金組合,其中30%買入以英鎊計價的英國股票基金,其餘則為美元計價的基金,包括30%歐洲股票基金、20%英國房地產信託基金、10%中國股票基金及10%點心債,目標爭取9%的投資年回報,15年後約值1514萬元。
上述的基金回報,加上物業、儲蓄、股票和強積金等,估計合共約4000萬元,應足夠移民退休之用。初步估計之資金分配,約25%將用作申請投資移民,約25%用作英國置業和其他移民雜費,餘額則作退休開支。筆者建議吳太可以先安頓好英國的生活,才慢慢放售香港的物業。至於強積金的累算權益,亦可向積金局提出永久離開香港而提早在65歲前取回。
龐寶林
東驥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
■理財信箱 歡迎來信
讀者如有理財問題,歡迎來信詢問。
來函:寄香港柴灣嘉業街18號明報工業中心A座15樓,經濟版編輯收
傳真:2558 3964
電郵:chlung@mingpao.com
◆來信請列明家庭或個人收入、開支、資產、欠債、理財目標及可承受投資風險。
[龐寶林 理財信箱]
首先,來信並沒有說明吳太和丈夫是否已經入籍英國,倘他們未有在當地長期生活的權限,而又想退休後移居當地,或可考慮申請投資移民。兩人現時於內地做生意,需經常往返中港兩地。
英股回報低 買英鎊高增長基金
根據來信提及的資料,撇除供樓開支,吳太每月的平均開支約為3.7萬元。假設他們想在退休後維持此生活水平,並假設退休前後之年通脹率為平均3%,和退休後投資年回報為5%,則在15年後他們退休之時,約需退休資金718萬元(上述計算參照香港統計處公布的男士、女士的平均壽命)。
至於投資組合方面,要考慮匯率的元素。因為倘在英國生活,用的是當地貨幣,倘屆時才將港元資產兌換至英鎊,會牽涉一次性的兌換風險。最差的情况是,兌換時英鎊強勢,則港元之購買力會減少。
要對冲上述匯兌風險,一般有三種方法:一,直接投資當地貨幣,由現在起分段吸納英鎊。二,購買英國股票基金,使資產與當地經濟掛鈎。三,在將近退休之時,將手頭的港元資產分批兌換成英鎊,以減低一次過的匯兌風險。
上述方法一、二的共通點是回報偏低。購買英鎊的息率回報有限,英國經濟在金融海嘯後未完全復蘇過來,買英國股票基金亦未必是好選擇。因此,筆者建議吳太在投資組合中,加入一些以英鎊計價的高增長市場基金,並在退休前後逐步將港元資產兌換英鎊。
月供4萬儲蓄 三成英鎊七成美元
根據吳太提供的資料,在扣除必要開支後,每月剩餘約5.3萬元,筆者建議她用當中的4萬元,建立全新的月供基金組合,其中30%買入以英鎊計價的英國股票基金,其餘則為美元計價的基金,包括30%歐洲股票基金、20%英國房地產信託基金、10%中國股票基金及10%點心債,目標爭取9%的投資年回報,15年後約值1514萬元。
上述的基金回報,加上物業、儲蓄、股票和強積金等,估計合共約4000萬元,應足夠移民退休之用。初步估計之資金分配,約25%將用作申請投資移民,約25%用作英國置業和其他移民雜費,餘額則作退休開支。筆者建議吳太可以先安頓好英國的生活,才慢慢放售香港的物業。至於強積金的累算權益,亦可向積金局提出永久離開香港而提早在65歲前取回。
龐寶林
東驥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
■理財信箱 歡迎來信
讀者如有理財問題,歡迎來信詢問。
來函:寄香港柴灣嘉業街18號明報工業中心A座15樓,經濟版編輯收
傳真:2558 3964
電郵:chlung@mingpao.com
◆來信請列明家庭或個人收入、開支、資產、欠債、理財目標及可承受投資風險。
[龐寶林 理財信箱]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