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社會福利署今年6月起推行「殘疾僱員支援計劃」,向僱主提供最高2萬元資助,給予殘疾僱員購置輔助器或改裝工作間,至今有22人受惠。年逾50歲的劉永強,在2004年遭人以鏹水淋眼導致失明,有幸接受「以牙還眼」手術,恢復五成視力。原任電訊儀器設計的他,未有放下一技之長,繼續研發助視器等助人自助,終獲伯樂賞識聘任,並申請資助購置一部輕觸式兼具語音發聲功能的電腦,助他與海外客戶講解助視器之功能。
研發助視器 獲賞識受聘
10年前劉永強原任電訊工程公司的老闆,設計及製作不少電子儀器用品,惜經濟不景而轉行任的士司機,卻在2004年突然被一名乘客,無故潑鏹水導致失明,「當時動不動就發脾氣,覺得自己再無能力工作,猶如廢物」。直至3年後,幸得眼科醫生林順潮為他做「以牙還眼」手術,以骨齒構建人工角膜進行移植,總算重見光明,但只得五成視力。
受弱視影響,劉永強與妻子及一對年幼子女唯有申領綜援維持生計,他說,過去不單曾學盲人按摩,亦曾嘗試求職,卻處處碰釘,最後到殘疾人士組織擔任義工,更重拾一技之長,以弱視人士的角度出發,研製不少助視器、引路器等,助人自助,因而認識現任的中小企僱主黃文豪。
輕觸式可發聲 助與客溝通
開設健康產品公司的黃文豪認為,劉永強設計的產品可從用家角度着想,今年決定正式聘用他為僱員,協助研發及銷售助視儀器。由於劉永強使用電腦時,會出現屏幕過光、無法看到滑鼠指標及文字等問題,遂替他申請「殘疾僱員支援計劃」,以近2萬元購置一部可提供反色差、輕觸式兼具語音發聲功能的電腦,猶如一部大型「iPad」,助他研發之餘,亦可直接與用家溝通。
資助本月24日截止申請
根據社署資料,計劃原料每年有400名僱員受惠,推行至今首半年有22份申請,總資助額約34萬元,當中13人為視障、5人為肢體傷殘,其餘均為聽障人士,主要申請購置視覺放大器、助視功能的電腦及軟件等,亦有人更換活門協助殘疾僱員進出。
管理計劃的機構保良局,其專職治療經理張志明承認,計劃在現階段,大多由已獲聘的殘疾僱員向僱主提出申請資助,希望可有拋磚引玉的作用,令僱主聘用更多殘疾人士,亦會加強推廣及宣傳,鼓勵其他僱主開始聘用殘障者,而新一輪申請將於本月24日截止。
明報記者 錢瑋琪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