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央動手收繳地方經濟「評分權」長青網文章

2014年01月1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1月12日 06:35
2014年01月12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在強調糾偏「唯GDP」的政績觀後,中國高層開始謀劃「收繳」各省發布本地GDP數值的權力,國家統計局日前放話要從2015年開始由中央統一核算各省GDP。不過要讓各省大員交出對自身經濟發展「評分權」,僅依靠一個副部級單位恐有心無力。


分級核算致GDP數據摻水

近兩年來,內地屢屢發生地方經濟資料加總超過全國總量的怪相。


底數不明的局面已嚴重干擾到高層對於各地經濟形勢的研判,影響了宏觀調控的效果。在一次次數據打假中,官方統計的公信力也不斷受到削弱。


但事實上,國家統計局一直在為不合理的統計制度背黑鍋。不同於國家統一核算GDP這一國際慣例,中國當下的GDP採取的是分級核算體制,也就是說,各地的數各地算。


在以GDP為主導的政績考核機制下,許多地方大員開始向統計伸手。由於目前各省統計部門均隸屬於當地政府,而不是國家統計局垂直管理,因此,地方統計官員不可能也沒有動力抵禦當地高層對資料的干涉。


諸多怪相也隨之而生。其一是反推,一些官員在年初確定當地經濟發展和物價控制指標後,開始要求當地統計部門根據這一預設的年度資料,反推出每一個月的經濟指標,並將這些任務分解到具體企業。這種資料生產無疑完全脫離實際情况。


其二是延後。有地方官員透露,他所在的城市連續數年都率先發布經濟資料,不過每一次,該城市都是物價漲幅排名第一,GDP增速排最後。原因就是鄰近的幾個城市故意拖後資料發布時間,以便針對性做手腳。


中央統一核算 難上加難

國家統計局日前召開會議確定了2014年的工作目標,國家統計局長馬建堂在會議上要求各級統計部門為2015年初正式實施國家統一核算地區生產總值創造條件。不過,在會後幾家官方媒體的報道中,2015年這一時間點均被「隱去」。有分析人士稱,這一處理是因為統一核算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容易。


從權利流轉來看,GDP由國家統一核算的一個重要改變,就是地方大員工作表現的「評分權」將由各省匯聚到國家統計局。而這一重擔,明顯超出了一個副部級單位所能夠承擔的範圍。


從改革性質來看,雖然統一核算看起來是針對未來資料的增量改革,但為了保證各地歷年資料的可比性,統計局統一核算的前提是對歷史資料作出修正,因此必然會涉及存量調整。而這一調整正是改革最大阻力之一。


一位熟悉統計的分析人士表示,在這種氛圍下,下調某一省份過去幾年的GDP資料將包括兩層含義,其一是當地官員發展經濟沒有想像中那麼好;其二是當地官員存在弄虛作假的污點。


無論是作哪一層理解,統計局無疑都會徹底得罪這位說不定哪天就更進一步的地方大員。因此,要推動GDP統一核算取得實質性進展,還必須有超越單一部門、更高層面的力量介入。


馮其十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