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廣州中山大學中國公益慈善研究院教授朱志剛日前表示,在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新政策的影響下,未來內地社會組織將會進一步被激活,同時去行政化,整個社會「革命」的趨勢將被延遲。
三中全會新政去行政化
上周在香港中文大學,朱志剛就《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社會組織」政策的轉變》問題演講,講座由中大教授陳建民主持。
朱建剛首先提到,內地不少社會組織以前是計劃體制的產物,由黨政機關興辦,具濃厚政治化和行政化色彩。他引述十八大報告中提及的「加快形成政社分開、權責明確、依法自治的現代社會組織體制」,表示十八大之後,官辦社會組織去行政化逐漸成為改革的共識。
朱建剛表示,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及的「改進社會治理方式、激發社會組織活力」已經先行在廣州實行。廣州市日前推行的《社會組織管理辦法》中,包括允許一業多會、降低註冊門檻、取消主管單位和分支機構登記、允許一址多用等內容。這將催生更有活力的社會組織,迎來社會政治時代,延遲社會矛盾下可能催生的「革命」的到來。
不過,朱建剛又強調,當局推行的「激活社會組織」是控制在嚴禁超越「政治紅線」的前提之下。在此默契下,社會組織一般會「堅決不承認有政治目的」,而被懷疑有政治意圖的組織會被堅決打壓,但公益組織終將發出更多參與政策的聲音。
公益團體更積極參政
朱建剛認為,在各種社會組織中,關注環保的社會組織目前十分活躍,因為環境是每個人均需面對的問題,因此最易形成網絡,觸動敏感神經。他預測,未來內地如出現「社會運動」,很大可能是由環境問題引發。
明報記者
三中全會新政去行政化
上周在香港中文大學,朱志剛就《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社會組織」政策的轉變》問題演講,講座由中大教授陳建民主持。
朱建剛首先提到,內地不少社會組織以前是計劃體制的產物,由黨政機關興辦,具濃厚政治化和行政化色彩。他引述十八大報告中提及的「加快形成政社分開、權責明確、依法自治的現代社會組織體制」,表示十八大之後,官辦社會組織去行政化逐漸成為改革的共識。
朱建剛表示,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及的「改進社會治理方式、激發社會組織活力」已經先行在廣州實行。廣州市日前推行的《社會組織管理辦法》中,包括允許一業多會、降低註冊門檻、取消主管單位和分支機構登記、允許一址多用等內容。這將催生更有活力的社會組織,迎來社會政治時代,延遲社會矛盾下可能催生的「革命」的到來。
不過,朱建剛又強調,當局推行的「激活社會組織」是控制在嚴禁超越「政治紅線」的前提之下。在此默契下,社會組織一般會「堅決不承認有政治目的」,而被懷疑有政治意圖的組織會被堅決打壓,但公益組織終將發出更多參與政策的聲音。
公益團體更積極參政
朱建剛認為,在各種社會組織中,關注環保的社會組織目前十分活躍,因為環境是每個人均需面對的問題,因此最易形成網絡,觸動敏感神經。他預測,未來內地如出現「社會運動」,很大可能是由環境問題引發。
明報記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