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立法院對兩岸政策出現大反彈!孆憛R南方朔長青網文章

2014年01月1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1月13日 06:35
2014年01月13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現在是陰曆的年尾,1月30日是除夕,31日是春節,最近這段期間,大家都準備過年,無心於正事。真正的正事,要到過完年的2月份才會開始。


而2014年2月份開始,最大的事件可能就是春節後,台灣的陸委會主委王郁琦將訪問中國大陸,將和中國的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會面。這次「張王會」意義至為重大﹕


王郁琦訪大陸 意義重大

(一)在前一階段,台灣的兩岸政策,主要都是由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的人馬在掌控,包括海基會前董事長江丙坤、副董事長高孔廉等都是連戰的人馬。在2013年裏,連戰的人馬已陸續被換掉,現在的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陸委會主委王郁琦都是馬英九的班底,特別是王郁琦乃是馬的親信,這已意謂着2014年起將是馬英九全面控制兩岸政策及其執行的開始。


(二)近月以來,馬已多次放話,他希望能在國際會議場合或第三國舉行「習馬會」,對此北京當然很警覺,北京沒有拒絕「習馬會」,但認為只能在自己國家的領土內舉行。馬急着要開「習馬會」他的企圖是什麼,台灣各界當然十分關心,人們認為過年後的「張王會」,主要目的就是要替「習馬會」鋪路。


(三)馬自上台以來,表面上說是「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但實質上是把台灣鎖進了「一個中國」的架構內,使得台灣的整體經濟日益敗壞。馬執政6年,已有4年的成長率破二,2013年成長率只有1.74%,乃是亞洲主要國家最差的一個。除了成長率差之外,「台灣接單、海外生產」的比重一直在攀升,2013年10月份已達52.9%,這主要顯示出台灣產業已大量外移中國大陸,已使台灣的就業機會減少,工資水準無法增加,退回到16年前水準;除了產業空洞化之外,更嚴重的是,馬政府執政以來,台灣資本的淨流出累積已達10,198億美元。這都顯示馬政府的兩岸政策對台灣已造成極大的傷害。尤其是馬政府最近硬推「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台灣一片反對之聲。馬的兩岸政策已在台灣失去了民意。王郁琦訪問大陸會向中方做出什麼不利於台灣的經濟承諾,當然受人關注。


(四)台灣的新任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不久前曾訪問北京,他在見到時任中國政協主席賈慶林時,居然奪口而出「向主席報告」這樣的談話。馬的親信會講出這種話,已不是一種禮貌,而是多多少少已透露出馬的核心團隊的認知,他們已把北京視為上級,自居為下屬,所以才要「報告」。因此王郁琦見了張志軍,是不是也會來一句「向主任報告」,自然受大家注意。


(五)2014年台灣將有「七合一」地方大選,2016年則有總統及立委大選,在過去幾次選舉,北京都全力支持國民黨,發動台商為國民黨助選,並營造氣氛,宣稱民進黨是多麼的危險。未來台灣的幾次選舉,馬政府已更需要北京的幫忙,馬派出親信王郁琦往訪,有向北京討選舉救兵的意義。


因為王郁琦訪問大陸有上述的五大意義,所以台灣的媒體、立法院、在野黨,都對他的訪問至為關切,民進黨和台聯擔心王郁琦前往大陸訪問,會做出不利台灣的承諾,甚至於國民黨立委也擔心,如果王郁琦出現不得體的談話和做出不應該的讓步,傷害到台灣人民的利益,到時候都會損害到他們的選舉。正因藍綠立委都對王郁琦的訪問大陸有疑忌,所以1月10日(上星期五),立法院的朝野黨團,遂同意簽署了一項決議,要求王郁琦去訪問時,「不得簽署任何政治性的文件或發表共同聲明、新聞稿;也不得接受、呼應一中框架、反台獨等危害主權主張,或談判這些政治性議題,否則負政治責任」。


立法院為王出訪劃下紅線

由於這項決議是在討論總預算案時併同列入,因此這項決議是項具有法律性質的決議,不得違背。因此,這項決議等於立法院已對王郁琦的訪問大陸,在出發前就已劃下了紅線。


立法院朝野黨因為王郁琦的出訪預先劃下紅線,而且這個紅線是有法律的約束力,這種事情以前並未發生過。由於這個決議國民黨立委已同意,翻盤的機會應該不會很大。因此這件事情的政治意義可謂相當重大﹕


(一)台灣其實並沒有其他問題,最重要的就是兩岸問題,但台灣的兩岸問題一向是政府說了算,民意機構完全沒有任何角色。過去5年多,馬政府的兩岸政策,已將台灣的經濟搞到千瘡百孔。到了今天,台灣的朝野立委,對馬政府的兩岸政策已完全失望,因而決定,馬政府的兩岸政策已必須有立法院的嚴格監督,這次王郁琦出訪,在出發前立法院就預先劃下紅線。這是立法院監督的第一步,立法院院長王金平也於1月11日(上星期六)表示,他希望能設立「立法院兩岸事務回應對策小組」。立法院應監督兩岸政策,這種主張以前提了好多年,但一直無法實現,現在由於馬政府的失敗,今年內的確可能成真。


(二)馬政府一向不理會立法院所反映的民意,這已惹起朝野立委的反彈。對王郁琦劃下紅線只是第一步,接下來,立法院的角色將可能更加積極,對馬政府的事可能會愈管愈多,若然如此,馬政府就會日益跛腳化,這才是真正重要的可能發展!


南方朔

《亞洲週刊》主筆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