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內地銀行業須轉型長青網文章

2010年08月0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E123 Administrator on 2010年08月02日 05:35
2010年08月02日 05: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衝擊,實質上是對經濟增長方式的衝擊,突顯出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壓力。金融業本質上屬於服務行業,根植於實體經濟、服務於實體經濟,必須與實體經濟相協調,通過轉變金融業發展理念,促進金融業自身快速發展,可以實現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

同時,金融既是宏觀經濟調控手段,又是資源配置、資金融通的工具。加強金融業經營模式轉型,優化金融資源配置效率,有利於促進消費、投資和出口均衡增長模式的轉變、推進自主創新、加快經濟結構調整,這也是中國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着力點。

創新難獲融資支持

金融業經營模式本身就面臨着轉型的壓力。銀行業在融資結構中的地位過分擴張,增大了金融結構的脆弱性,銀行融資的特性決定了創新性的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往往難以得到融資的支持。

近年來,中國的直接融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金融危機後,高速信貸投放強化了銀行在整個融資結構中的地位,2009年全年新增人民幣貸款9.59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佔整個融資市場的86.9%。其中,2009年首季貸款融資佔整個融資市場的94.7%,創新了近15年來的歷史新高。在2009年信貸投放受到較為嚴格的視窗指導條件下,2010年首季貸款融資的主導地位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但也佔到了85.4%(圖)。

信貸過分集中長期大型基建

銀行貸款這種融資形式,更為強調安全性,對於推動技術進行的創新融資,以及結構調整等活動的融資支持,相對較為謹慎。同時,2009年大量新開工的基礎設施項目,在2010年陸續進入建設期之後,對資金的需求更為強烈,可能會導致銀行在2010年信貸規模較為緊張的狀况下,優先保證已經開工的基礎設施項目,從而擠壓了其他渠道用於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等方面的融資需求。從這個意義上說,直接融資的發展對於促進結構轉型具有多方面的意義和價值。

銀行業高資本消耗業務模式得以延續,突顯了銀行經營模式相對粗放,需要進一步增強資本對整個業務模式的約束力度,促進資本節約型經營模式的建立和完善。

在利差水平總體較高的背景下,超常規的信貸投放強化了中國銀行業高資本消耗業務模式。從2009年以來擴張性政策的特徵看,信貸投向十分集中於期限較長的大型基礎設施等,信貸的迅猛增長不斷消耗銀行的資本金,使得資本金不足成為銀行業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結果踏入2010年,銀行接連要集資以符合監管機構對資本充足率的要求。銀行也要調整業務結構和盈利模式,轉向資本節約的多元化業務模式,這種轉型本身不僅會促進銀行資本更有效率地使用,也可以促進金融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資金籌集型發展為資源優化配置型

面對市場發展機遇和資本監管的硬約束,中國金融業要現從資金籌集型向資源優化配置型轉變,在支援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同時,推動自身業務模式的轉型。

第一,推進信貸結構調整,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目前依靠貸款的間接融資佔到整個融資方式比重的80%以上,因此,調整信貸結構和方向,將對產業結構調整產生尤為重要。

在考慮商業可持續性的前提下,綜合運用信貸和多種金融服務手段,支持國家鼓勵發展的新能源、節能環保、新材料、新醫藥、生物育種、資訊網路、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時,努力滿足中小企業、貿易融資、個人消費等領域的合理資金需要,開發適合中小企業特點的金融產品,加大對直接消費的信貸支持,促進消費升級,擴大國內需求。

二是以服務於企業走出去的需要,穩步推進國際化、綜合化經營戰略的實施。路透社資料表明,2009年中國企業的海外收購總額按年增加40%,居世界第2位。同時,隨着人民幣國際地位的提高,必然帶來人民幣資產的全球性分佈,進而產生對人民幣資產進行全球配置和管理的需要。此外,產業調整使得中國可能在一些新興技術領域形成突破,推動中國在全球化分工的產業鏈位置的提升,從而加深中國經濟融入國際化的程度。中國金融業要抓住這一有利條件,以務實的心態推進國際化進程。

銀行綜合經營發展空間大

金融危機的爆發再次引發了關於綜合經營與分業經營孰優孰劣的爭論,風靡一時的全能銀行、金融超市理念在次貸危機中也受到一定挑戰。目前,中國金融的綜合經營正在推進,一些金融機構初步搭建了金融集團的雛形,總體上業務結構和股權關係比較簡單,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綜合經營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巴曙松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