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下個月再買地產股長青網文章

2010年08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E123 Administrator on 2010年08月16日 05:35
2010年08月16日 05: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港股上周五原本有反彈,但在港府出手壓樓市的消息傳開後,地產股帶頭推低港股。歐美股市同樣反彈乏力。踏入本周,港股仍有機會先反彈,但在經濟增長放緩、企業靚靚業績恐怕不繼之下,環球股市仍然未許樂觀。

上周初美國公布了一個數據,較少人留意,但筆者覺得挺有意思,就是第2季非農業生產力按季下跌了0.9%(圖表1)。在金融海嘯之後,美國企業大幅裁員,生產力獲得空前提升,連續數季高速增長。

美國企業業績亦因為提升生產力而好轉。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公布的第2季業績,有逾七成較市場預期為佳。但細看業績,很多企業的Top Line(營業額)卻沒有增長,盈利增長主要靠削減成本。美國第2季生產力開始下跌,顯示靠削減人手來催谷盈利的日子已經完結。上周美國公布6月貿易赤字意外地擴大19%至499億美元,此數據公布後,分析員紛紛指出,7月底公布的第2季GDP增長率2.4%勢要大幅調低。高盛就估計,實際增長只有1%。

高盛指最近有一個怪現象,分析員不斷調低今年GDP增長,卻同時在調高企業盈利預測(圖表2)。高盛指企業盈利始終要仰賴實體經濟,當大家發現美國今後5、6季GDP可能只得1.5%增長時,企業盈利預測便要調低7%。

歐元跌美元升 港股難好

上周五歐洲多個國家同時公布第2季GDP,出現「冰火兩重天」的尷尬局面。北部國家德國、荷蘭、法國,GDP增幅都不俗,且超乎預期。南歐國家西班牙及希臘卻衰上加衰(圖表3)。

當市場情緒好時,大家會着眼於德國增長多麼強勁,會買歐元及其他風險資產。但上周五,市場的詮釋是歐央行要出手救南歐諸國時,來自德國、荷蘭的阻力會更大。這種詮釋確實亦有道理。歐元上周五跌勢不止,美元指數再升0.38%,至82.95。上周筆者已說過,美元升,港股實難有運行。

立法會雖然在抖暑,但特區政府不敢怠慢,在上周五急急推出「新9招」壓抑樓市炒風。港府的時間計得啱啱好,發展商的大型樓盤南灣及帝峰.皇殿已賣得七七八八,出招可以避免開罪地產商。同時,在暑假先出手,令樓市冷卻一下,可以減輕曾特首兩個月後公布施政報告時的壓力。上周五的「新9招」,同樣不少屬虛招。不過,筆者覺得有兩招都有點殺傷力。一是今後新批樓花會禁止「摩貨」(正式成交前已轉手)交易。二是1200萬元以上豪宅及非自住物業按揭成數降至六成。有分析指出,今年以來,摩貨的成交,只佔總成交2%左右,所以政府禁樓花摩貨,打擊有限。不過大家要留意,這是指炒家成功摩出的交易,佔總成交2%。到底有多少炒家向發展商、或從二手市場買入單位,正等待機會摩出,是沒有數據的。所以有幾多準摩貨炒家已入市,根本無從稽考。

過往也有不少銷情較差的樓花盤,發展商以特長成交期來促銷,目的就是吸引炒家買入,讓他們有較長的時間以摩貨的形式沽出。政府禁樓花摩貨,始終會打擊炒家接貨的意欲。香港人的印象是內地人來香港買樓,都是「現兜兜」地買的。但筆者從不同渠道聽到的消息,都說事實並非如此。不少同胞買香港樓仍會做按揭,以現時一手盤動輒都上千萬元來看,金管局豪宅的定義由2000萬元降至1200萬元,會有一定影響。以去年10月底金管局第一次出手降豪宅按揭成數,及今年4月21日政府推「9招12式」之後的市場反應來看,政府出手壓樓市之後,樓市確會有一兩個月的整固期。加上今年8、9月本來就沒有大型新盤推出,政府出手後,將會靜上加靜。

政府兩度出招 地產股均跑輸恒指

為了觀察地產股在政府出手之後的走勢,筆者把恒生地產分類指數,除以恒指,編製了一個地產股是否跑贏恒指的指數(圖表4),發現在去年10月底,及今年4月兩次出手之後,地產股都會跑輸恒指一段時間。去年底那次跑輸一個月,今年4月那次跑輸3個星期。加上地產股由今年5月以來,持續跑贏恒指,掉頭跑輸一段時間也很正常。

但筆者認為,沒有政府政策可以阻止地產泡沫形成的。曾俊華經常掛在口邊的三大因素:低息、大量游資及供應少,未來一年也不會改變,所以地產股跑輸一個月之後,還是應該再買。

撰文:江宗仁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