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撲熱息痛」藥增哮喘風險長青網文章

2010年08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E123 Administrator on 2010年08月16日 05:35
2010年08月16日 05:35
新聞類別
健康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新西蘭研究發現,常用作感冒藥、止痛藥成分的「撲熱息痛」,會增加青少年引發哮喘的風險2.5倍。中大兒科教授韓錦倫建議,可考慮處方不含類固醇消炎藥,如比較安全的布洛芬(Ibuprofen) 以紓緩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氣管敏感。

刊於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醫學期刊的上述研究,檢視了逾30萬名13至14歲青少年服藥情况,一個月服用一次含「撲熱息痛」成分藥物的青少年,患哮喘的風險較沒有服藥的人多2.5倍。

韓錦倫說,處理撲熱息痛類藥物引發哮喘,首先應考慮病人對此類藥物是否敏感,若有敏感便不要用。本來呼吸道感染引致低燒,病人可毋須服藥,但本港家長多不接受醫生不處方藥物,醫生亦需處理呼吸道感染引致氣管敏感,故可考慮處方其他不含類固醇消炎藥,減少使用撲熱息痛類藥物。

一月服一次 患哮喘風險增2.5倍

有關研究由新西蘭醫學研究協會(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New Zealand)進行,研究指若13至14歲青少年每年服用一次含撲熱息痛成分藥物,約有五成患哮喘的風險。研究又稱一個月服用一次含撲熱息痛藥物的人,患鼻敏感和濕疹的風險較沒有服藥的人多兩倍。每年服用一次含撲熱息痛成分藥物,有38%出現鼻敏感和濕疹。

研究稱雖未能確定撲熱息痛是增加哮喘、鼻敏感和濕疹風險的成因,但負責研究的Richard Beasley教授認為,含撲熱息痛成分藥物用得太廣泛,若能減少使用撲熱息痛類藥物,有一半嚴重哮喘個案可以避免。

消耗肺部酵素 消炎力減致發病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蘇曜華表示,人的肝、腎和肺部都有「穀胱甘肽」(glutathione)酵素,用作化解藥物內的撲熱息痛俗稱排毒,穀胱甘肽有抗氧化的效能。但身體經過代謝和循環後,肺部內的穀胱甘肽濃度會降低,令肺部的消炎效能減低,故容易誘發哮喘。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