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國第二顆探月衛星「嫦娥二號」計劃今晚6時59分57秒升空奔月,預計只用112小時便能進入月球軌道,比歐洲和日本探月衛星的速度都要高。嫦娥二號奔月是人類歷史上第127次探月,之前的126次,成功和失敗各佔一半。這意味着,如果嫦娥二號探月成功,將令人類探月的成功率過半。
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將於今天上午11時開始加注低溫推進劑,嫦娥二號任務發射場區指揮部指揮長李尚福昨日說,根據目前預報的天氣狀况,嫦娥二號能夠在首選發射時機10月1日準時發射。發射場區昨日的氣象預報稱,今日發射期將有小雨,新華社引述李尚福說,目前看來,今日發射將不受天氣影響。他說,今晨10時30分,指揮部將舉行天氣會商,根據會商結果確定火箭第三級是否加注低溫推進劑。一旦開始加注,發射場即啟動8小時倒數發射程序,火箭發射進入不可逆狀態。
火箭推力大躍進 速度急增
中國太空專家龐之浩表示,嫦娥二號直飛月球的時間僅為112小時,其速度已快過歐洲太空總署的探月衛星SMART-1、日本「月亮女神」衛星及印度的「月船一號」衛星。此前SMART-1衛星用了13個月抵達月球,日本「月亮女神」也用了35天,「月船一號」也用了約8天。
龐之浩說,「嫦娥二號」在這麼短時間抵達約40萬公里外的月球,主要與火箭推力和軌道設計有關。較之發射「嫦娥一號」的長征三號甲火箭,發射「嫦娥二號」的長征三號丙火箭增加了兩個助推器,令運載火箭推力大大增強。龐之浩指出,如果有載人登月的任務,飛行器會以較短時間抵達月球。如美國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從發射、轉軌到進入月球軌道僅需4天(96小時)。
人類探月往績 成敗各半
嫦娥二號之前,美、歐、俄、日、印的探月嘗試成功率剛好為50%。這126次探月活動中,美國57次,前蘇聯64次,日本2次,歐洲太空總署、中國和印度各1次。以上嘗試成功與失敗次數同為63次。
對於中國來說,這是第二次探月,3年前的嫦娥一號已成功探月。如果嫦娥二號成功,中國的探月成功率仍維持在100%,並會使人類歷史的探月嘗試成功率過半。